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手术切除仍是直肠癌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外科领域被广泛推广,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也被关注。新辅助治疗以其能够不同程度减轻肿瘤负荷、降低临床分期、提高切除率等优点受到重视和认可。术前放化疗是否会对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产生影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新辅助放化疗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南阳市中心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经腹腔镜辅助的直肠癌根治术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行新辅助放化疗分为术前放化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A、B两组的患者分别为26例和27例,术前放化疗组的化疗采用FOLFOX4方案:奥沙利铂注射液85mg/m2,持续静脉滴注滴2h,于第1天;5-Fu400mg/m2,静脉推注+5-Fu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22h,于第1d、2d;14d为周期,共2个周期。放疗:与化疗同步进行,放疗总量为46Gy,1次/天,每次2Gy,共23次。于放化疗结束后6-8周接受腹腔镜辅助的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对照组则直接行腹腔镜辅助的直肠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志愿者20例为健康对照组(C组)。观察A、B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感染、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大小的变化,入院后第3d、手术前1d及术后第1d、第7d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查血清IgG、IgA、C3、C4、CD3+、CD4+、CD8+、CD4+/CD8+、IL-2、CRP、CD8+、 IL-4、INF-γ等,对之加以比较。结果:A、B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感染及并发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肿瘤的直径较对照组缩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第3天血清中IgG、IgA、C3、C4、CD3+、CD4+、CD8+、CD4+/CD8+、IL-2的水平均低于比C组,CRP、CD8+、IL-4、INF-γ的水平均高于比C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在手术前1d血清中IgG、IgA、C3、C4.CD3+、CD4+.CD4+/CD8+、IL-2的水平均高于入院后第3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P、CD8+、IL-4、 INF-γ的水平均低于入院后第3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两组手术前1d血清中相关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血清中IgG、IgA、C3、C4、CRP、CD3+、CD4+.CD4+/CD8+、IL-2、 IL-4、INF-γ水平在术后第7d较术前提升幅度高于和B组(P<0.05)。结论: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力较正常健康人下降,新辅助放化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而且没有增加手术相关风险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