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草原地区多年生牧草的适应性及其评价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xj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2002年对国外引进和国产的25个禾本科和6个豆科牧草材料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荒漠草原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目的在于确定各种牧草材料的适应性,评定牧草的产量和质量,从而筛选出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牧草,以满足生产需要,为建立大面积高产、优质的人工草地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低温和干旱是限制荒漠草原地区牧草正常生长的不利因素。内蒙沙芦草、沙生冰草、当地野生沙芦草、蒙古冰草新品系、新麦草P2、新麦草P3、错行新麦草、保护行新麦草与草原三号苜蓿、阿尔岗金苜蓿的返青率较高,在80%以上。其中沙生冰草的返青率最高,为97.67%,说明耐干旱和耐低温能力强,可作为荒漠草原地区草地建植的材料。 (2)牧草的生长速度除受自身生物学特性影响外,还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在荒漠草原区各种牧草的生长速度不同,但基本规律一致,生长速度均出现一次高峰。 (3)播种后第3年各种牧草产量都显著高于播种第2年。2002年,当地野生沙芦草、蒙古冰草新品系、沙生冰草、内蒙沙芦草、4种新麦草的产草量较高。其中当地野生沙芦草、蒙古冰草新品系的产量最高,分别为3302.02kg/hm~2和3150.02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禾本科牧草(P<0.01);沙生冰草的产量为1890.01 kg/hm~2,内蒙沙芦草的产量为1466.67kg/hm~2。苜蓿中的草原三号苜蓿产量最高,可达7125.29kg/hm~2,极显著高于其余3种苜蓿(P<0.01),阿尔岗金苜蓿的产量为1648.17kg/hm~2,极显著高于润布勒苜蓿和雀沃依斯苜蓿(P<0.01)。 (4)牧草根量的70%以上分布在地表下0~30cm土层里。内蒙沙芦草、沙生冰草、当地野生沙芦草、蒙古冰草新品系、新麦草P2、新麦草P3、错行新麦草、保护行新麦草与草原三号苜蓿、阿尔岗金苜蓿的根量较大,且水平根幅大,垂直根较深,能够充分吸收其周围土壤中的水分,抗旱能力较强。 (5)豆科牧草的营养价值普遍高于禾本科牧草。草原三号苜蓿、阿尔岗金苜蓿的粗蛋白含量较高;内蒙沙芦草、沙生冰草、当地野生沙芦草、4种新麦草粗蛋白含量较高,营养价值较好,可作为当地种植的优质牧草。
其他文献
本试验研究了干苹果渣饲料替代部分奶牛精料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以及干苹果渣与苜蓿草粉不同比例的配合补饲料的适口性和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了二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