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多孔碳基复合材料在铅酸电池负极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84343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铅酸电池是一种技术成熟、可靠性高、回收率高以及价格低廉的二次电池,广泛应用于交通、电力、通信、军事、储能等领域。铅酸电池有着优秀的电化学性能,但由于电极活性物质的不可逆硫酸盐化,导致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较短,实际比能量(20~40Wh kg-1)也远低于理论比能量(170Wh kg-1)。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以碳材料为主的新型材料的开发和运用,铅酸电池的寿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特别是电池的寿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新型碳材料在铅酸电池中的运用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需要进行更多的工作。本文将两种低成本的多孔碳基复合材料作为铅酸电池负极的添加剂,用以改善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的不可逆硫酸盐化,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寿命。(1)采用一步金属催化热解法制备了含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簇的立体构造石墨烯(SCG-CNTs),然后将SCG-CNTs作为改善铅酸电池负极活性物质不可逆硫酸盐化的添加剂,从而提高负极活性物质的比容量和电池的循环寿命。添加SCG-CNTs的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的比容量(176 m Ah g-1)相较于商业电池(143 m Ah g-1)提高了23%。得益于SCG-CNTs在负极活性物质中形成类似微型导电结的结构,添加SCG-CNTs的电池在高倍率部分荷电状态下(HRPSo C)的循环寿命(42946个循环)比商业电池(16888个循环)提高了154%。(2)首先采用过渡金属一步催化热解法制备了蚕砂基多孔碳材料(SEPC),然后将SEPC作为还原废弃铅酸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的还原剂,得到负载有氧化铅颗粒的蚕砂基多孔碳材料(SEPC-Pb O)。负载Pb O的SEPC与负极活性物质的亲和力得到很大提升,降低了铅膏和碳材料的混合难度。电池在反复充放电过程中,SEPC负载的Pb O逐渐转化为Pb SO4,并抑制了SEPC的析氢能力。实验电池性能测试表明,添加SEPC-Pb O的电池负极活性物质的比容量(165 m Ah g-1)相较于商业电池(143 m Ah g-1)提高了15%,400个100%放电深度(DOD)循环的容量保持率高达84%。
其他文献
大概念是学习内容的整合器,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地理单元教学,可以发挥其概括学科结构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深层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是发展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大概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协调统一”教学设计为例,以“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单元主题,从引领性主题、素养导向的目标、挑战性学习任务和持续性学习评价四个方面,阐释了基于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过程。
目的:设计并制备一种可吸收的止血材料,经动物实验验证其相关的生物特性。用三七粉联合该材料应用于临床手术,探究其在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1)材料制备:将PEG-PPG-PEG嵌段共聚物的14000分子量和PEG-PPG无规共聚物12000以质量比2:3混合、加热、溶解,再与壳聚糖混合、均匀搅拌,灭菌、冷却,注入模具,制得蜡样成品,γ射线灭菌;即可吸收止血骨蜡。(2)动物实验:①急性全身性毒性实验:
人工智能技术在生活、网络、服务和金融等领域应用效果显著,而工业人工智能需要实时解决不同生产对象和场景的各种难点问题,还没有广泛深入应用。简述工业人工智能技术的含义、背景、要素和现状,分析其发展历程和典型应用,指出工业智能化在促进工业生产安全、降本、增效、提质等方面的系统框架和要点,探讨其中技术难点和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并预测工业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些发展方向。
随着中国扩大金融业开放措施的逐步实施,短期国际资本流动将更为频繁,短期国际资本的频繁流动会对一个国家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伴随着扑朔迷离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一直存在于外汇市场中,试图去纠正或引导由于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预期变动,以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汇率预期的变动反过来也会对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把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汇率预期与外汇干预放在同一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化的推进,我国股票市场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我国社会融资中直接融资占比较低。我国居民家庭存在风险金融资产有限参与的现象,这不利于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和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当下外部冲击加剧了家庭收入的不确定性,金融市场也普遍存在交易成本、信贷约束和投资者金融素养不足等市场摩擦。因此,本文基于市场摩擦的角度,选取收入风险变量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有限参与现象进行解释。本文使用2013年中
目的通过观察薯蓣粥干预前后2型糖尿病(T2DM)模型大鼠肠道内SCAFs(乙酸、丙酸、丁酸)、脂多糖(LPS)、双歧杆菌总菌含量以及空腹血糖等相关指标的变化,探讨薯蓣粥对T2DM大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为薯蓣粥的再续性研究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和造模组32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糖高脂饲料饲养6周。6周后禁食不禁水12h过夜,造模组按
红糖在我国有较长的食用历史,不仅是保健品,更是有口皆碑的调味品,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食品风味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不同制糖工艺及甘蔗原料中氨基酸、糖等成分波动对红糖焦香风味影响较大,甚至会导致焦香味不足。基于此,本论文建立了评价红糖综合香味特性的方法并探究了引起红糖焦香的挥发性组分,以其为红糖香精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导。在参照甘蔗汁中氨基酸组成基础上,基于美拉德反应原理,开展了焦香型红糖
具身认知理论有助于解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情境创设不足的问题。基于此,可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情境创设,使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本文运用具身认知的教学方法,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各环节进行了优化实践,探索课前、课中、课后具体运用具身认知理论来开展有效教学的载体与途径。同时通过游戏、教育戏剧、角色换位、课堂模拟、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学生在教学各个环节,多维度地身临其境,具身参与学习,生成有效认知,从而达到情感和道德的升华。
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改革关系到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受传统离身认知的影响,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实施重理论课程轻实践体验课程,教育理论课程实施的“身体缺场”,影响了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延长了其“岗位适应期”。具身认知理论科学地揭示了认知与学习发生的条件和内在机理,实现了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向。基于具身认知的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课程改革,强调构建职前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合理结构,形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