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测试仪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_z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尘云的最小点火能是重要的爆炸特性参数之一,它对研究粉尘爆炸危险性和防止粉尘的燃烧、爆炸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测试可以参考的标准主要有德国工程师协会VDI2263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31标准以及我国的最小点火能测试标准GB/T16428-1996。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比较了六种粉尘云的最小点火能测试常用的电火花发生系统:三电极辅助火花触发系统,电极移动触发系统,电压增加(涓流充电电路)触发系统,辅助火花触发双电极系统,自然衰减型电容放电火花发生系统和大能量(高压放电低压续弧)电容放电火花发生系统。前四种是电容电感放电,后两种是电容电阻放电,电容电阻放电在调整放电火花的放电时间和放电瞬时功率上比较方便,适合用来分析放电火花随时间和空间分布对最小点火能的影响,这六种电火花点火系统都符合了粉尘云最小能测试的相关标准,适合作为测量最小点火能的点火系统。 同时还总结了放电火花最小点火能测量系统中用来测量放电火花发生系统中电压和电流的仪器和方法。测量电压波形可以使用商用的高压探头,测量电流波形可以采用电阻分流器;记录装置使用USB数据采集器或者数字储存示波器。 研制了1.2 L哈特曼管点火能量测试仪。点火装置采用自然衰减型电容放电电路,通过高压电源对电容充电,施加一个脉冲触发闸流管导通,使得高电压加在电极两端,电火花放电点燃粉尘云。用高速USB数据采集器记录放电波形。通过对放电电极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进行高速数据采集,采用放电功率对时间积分的方式计算粉尘云爆炸的最小点火能。编写了粉尘云最小点火能测试分析软件,实现了在计算机上进行测试,过程控制,数据采集和点火能量计算。 研制了大能量电容放电火花发生系统,采用高电压放电击穿电压续弧的电路,即先以10KV左右的高压将电极间的间隙击穿再以300V-800V的电压续弧放电,在电路中串联有回路电阻,这种电路对改变放电火花能量随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也十分方便,研究中通过改变回路电阻和电容的容量和充电电压的组合实现对放电时间和放电强度的改变。在对能量的计算上也采用积分计算能量的方法。 编写了小点火能测试系统分析软件,它以VB-NET 2005程序编写,使用了著名的图形控件ZedGraph绘制图形,实现了采集到的放电电压电流波形的重现,绘制功率曲线间隙电阻曲线和计算点火能量的功能。
其他文献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综合了传感器、嵌入式计算、网络及无线通信等技术的一种全新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大量应用都依赖于节点的位置信息,如战场侦察、生态环境监
时间域反射测试技术(Time Domain Reflectomentry)简称TDR,是一种电子测量技术。许多年以来,时间域反射测试技术一直用于各种物体形态特征的检测和空间定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城市供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产业,是保障人民生活、发展生产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它与城市道路一样,是城市中物质流与信息流的脉络。由于水的不可替代性,供水问题往往成为一个城
三维物体形貌测量是获取物体形态特征的一种重要手段,其中结构光三维测量由于其具有量程大、视场大、精度较高、光学条纹或结构光特征图像信息提取简单、实时性强及主动受控等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实时处理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VLS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数字图像实时处理技术提供了硬件基础。其中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特点使其在图像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是由一组稠密布置、能量有限、随机撒布的传感器构成的无线自组织网络,其主要功能是智能感知外界环境,并将处理后的信息提供给用
粗糙集理论作为信息科学的一种新的逻辑和研究方法,它是一种处理模糊和不精确知识的数学工具,其具有很强的知识获取能力。粗糙集理论的要点是将分类与知识联系在一起,粗糙集理论
红外目标检测与跟踪在军事、监控、交通等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地面背景下的复杂性和干扰的不确定性,使得红外成像的地面目标检测与跟踪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
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领域中,目标检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诸如机场、港口、桥梁等具有军事战略意义的目标检测技术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些目标的检测技术可被用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检测系统具有独特的优点: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标准质量控制、提高产量、降低废品数量、减少人力、能源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等。因此机器视觉技术成为现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