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次贷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进入快速多变期,英国脱欧等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相继爆发;国内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日常业务产生极大的冲击,因此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要到达更高的水平。商业银行是高负债经营,资本与其他工商企业差异巨大,分为核心资本以及附属资本。商业银行的绩效是盈利能力、安全能力、流动能力的综合表现。银行的资本结构,决定了股权结构和整体经营成本,对银行的绩效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研究资本结构对绩效的影响,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介绍了与资本结构相关的一些基本理论,并对已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和结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绩效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资本结构对绩效的影响途径,说明了研究的急迫和重要性。选取了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0-2015年的相关数据,用第一大持股股东性质、比例,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附属资本比例、资本充足率表示资本结构;用总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例表示绩效,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Stata软件进行分析,研究资本结构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相对集中型的股权结构会促进银行绩效的提高,第一大股东的性质并没有对其绩效产生显著影响;附属资本占总资本的比例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资本充足率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资本充足率与绩效显著正相关;资产规模扩大并不会对绩效有积极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以优化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提高银行绩效为目的,结合现状与实证分析所得到的结果,提出政策建议。在核心资本方面,建立适度集中型股权结构;国家对系统重要性银行一定要保持相对控股,并引进战略投资者,逐步增加公开储备的总量与占比;在附属资本方面,提高附属资本占比,调整附属资本结构,减少银行之间互相持有附属资本,开发创新型资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