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天然电场选频法是由早期的大地电流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演变而来,主要由国内学者对该方法开展研究,国外未见报道。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探测速度快、地形影响小等特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电场选频法是由早期的大地电流法和音频大地电磁法演变而来,主要由国内学者对该方法开展研究,国外未见报道。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探测速度快、地形影响小等特点,在地下水资源勘探、矿山水害调查中取得了比较好的应用效果。所以,该方法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关注。由于天然电场选频法的场源不是很清楚,学者们在过去的研究中更多注重仪器的研制和实践应用,对该方法的理论研究文献甚少。对天然电场选频法的二维场源进行研究和分析,只考虑单个方向电场、磁场,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因此,对其三维场源进行进一步的异常成因分析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均匀半空间内球体模型进行模拟,进而对天然电场选频法异常的成因进行探讨。首先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分析天然电场选频法的场源问题;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利用边界条件求取谐变磁场作用下,均匀半空间内导电导磁球体在地表主剖面上感应二次电场的解析计算式;根据拉普拉斯方程和边界条件,获得谐变电场作用下,均匀半空间导电球体在地表主剖面上的异常电场水平分量计算式;通过假定理论模型的各个参数,计算在三维谐变磁场、谐变电场作用下,良导球体模型在地表主剖面上的水平电场异常变化曲线。通过模拟计算结果与野外实测结果对比可知:垂直方向的交变磁场的作用确实是不存在;水平方向的两个电场分量随着各参数变化的规律基本同步;在水平谐变磁场和谐变电场共同作用下,获得的地表电场异常曲线的形态、特征与野外实测结果相似,说明天然电场选频法的异常主要是由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所产生的水平交变磁场和水平交变电场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体而言,通过对天然电场选频法进行三维场源下的球体模型的正演模拟,以及对模型各参数模拟结果的分析,对天然电场选频法异常成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该方法今后在实践应用中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提高解释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小型轴流风扇因其通风量大、体积小、安装方便以及成本低等特点,在当今电子设备日趋小型化与集成化的情况下,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散热问题中。与此同时,风扇气动噪声的不断增大成为了一个尖锐问题。动静叶片干涉噪声是轴流散热风扇气动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静叶数量、安装角、轴向间距等搭配对气动噪声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轴流散热风扇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仿真方法,结合实验验证,研究轴流散热风扇动静叶栅轴
库车坳陷地震资料品质差、地震波场复杂是造成构造难以落实的最主要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仅靠处理人员研究,不用解释方面对构造和波场的认识做指导,就难以消除处理的多解性,难
随着雷达应用领域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用于研究雷达系统。目前,探地雷达试验大多数采用机载的方式,其存在几个缺点:一是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二是由于载体运动的复杂性以及不稳定性对测量算法和试验结果会产生较大的误差;三是试验周期较长。因此,设计一套位于外场且功能完备、稳定可靠的可供雷达天线运动的多自由度试验平台用于模拟真机试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主要工作是设计一
音乐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美好生活的真切向往.本文将以中国朝鲜族音乐为载体,分析其音乐内容、音乐现象与中国乡土社会的关联,从传统音乐及新音乐作品分析朝鲜族人民
红铜山铜铁矿矿床是产于中元古代中期落雪组大理岩中的“东川式”沉积-变质改造型层控型铜矿床。论文以矿床中矿石矿物特征、矿床地质特征为研究对象,结合槽探、钻探及地球物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供电线路上的各种保护器件也应运而生。断路器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保护器件,主要用于接通、分断配电线路和在各种故障下对线路实施保护。脱扣器作为断路器的核心器件,负责线路中的信号采集和控制断路器完成各种操作。本文在深入研究了DSP和智能脱扣器的基础上,完成了以TMS320F2812 DSP为主控单元的智能脱扣器的设计与制作。硬件设计中以TMS320F2812 DSP丰富的片上资源和外围
隧道涌突水灾害是隧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隧址区储水空间特征是决定涌突水灾害发生的位置、涌突水量大小等特点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泥巴山隧道为研究背景,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