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胰岛素频繁皮下注射易引起局部炎症、皮下脂肪萎缩以及脂肪性营养不良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因此,迫切需要开发胰岛素的非注射给药技术。透皮给药途径因其具有易于吸收、避免肝脏首过效应、实现药物控制释放以及提高患者依从性等优点,已经成为该领域中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合成一种新型的纳米促渗剂,增加胰岛素的透皮给药,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方法采取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的方法合成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HPG),进一步引入β-环糊精(β-CD),得到HPG-g-CD共聚物。通过纳米技术和自组装方法,构筑出负载胰岛素的纳米粒子,并采用动态光散射对其粒径和电势进行分析;并评价其载药量和包封率,对胰岛素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大鼠行活体及离体透皮实验,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来定性观察胰岛素的透皮效果,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来定量分析胰岛素透过皮肤的渗透量;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从组织病理学角度方面测定实验材料对大鼠皮肤的刺激性,从而全面评价HPG-g-CD纳米粒子作为药物透皮递送胰岛素的可行性。结果通过调节HPG-NH2和6-OTs-β-CD质量比,筛选出载药性能较好的HPG-g-CD3聚合物,通过核磁和红外光谱并证实。该聚合物可自组装成纳米粒子,粒径约为200 nm,zeta电势+28.3~+45.5 mV,而且纳米粒子粒径随β-CD比例的增高而增大;该纳米粒可有效地负载胰岛素,包封率可高达85%,且胰岛素包封率随着β-CD的增加逐渐增大,而载药量的差异不显著;胰岛素的体外释放实验结果显示,在pH 7.4条件,随着β-CD的增加,胰岛素释放速率和累积释放百分率均增加;动物透皮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FITC标记的胰岛素载药组对活体大鼠皮肤渗透可达真皮层,但游离胰岛素悬液组仅停留在皮肤表层,说明HPG-g-CD促进胰岛素的吸收;体外大鼠透皮实验结果亦显示,负载胰岛素的HPG-g-CD纳米粒子组在相同时间内,胰岛素渗透量显著高于胰岛素溶液组,进一步证实HPG-g-CD纳米粒能够增加胰岛素的透皮吸收。而且该纳米粒不会诱导组织炎症,呈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论本文中制备出生物相容性良好的HPG-g-CD共聚物,通过自组装技术构筑出分布均一纳米粒,可有效地负载胰岛素,促进胰岛素透皮吸收,且不诱导组织炎症。该纳米吸收促进剂为胰岛素给药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策略,为临床胰岛素安全、有效地治疗糖尿病提新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