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编制劳教系统干警的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压力反应量表,并评价劳教干警的工作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结合对劳教干警的心理健康水平评价,探讨提高劳教干警身心健康的综合干预方法,并通过改善干警的心理健康,学习心理学方法和技术,从而达到帮教并矫治劳教戒毒人员改善心理状况,延长操守时间,降低复吸率的最终目的。探索一套“以劳教所为依托、以培训干警为导向,以综合戒毒方法为手段、以心理行为康复矫治为重点,以家庭和社区支持为辅助”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复吸的综合干预措施,为我国戒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劳教局下属3个劳教所干警进行测试,收回有效问卷266份,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良好的自编量表劳教干警工作压力源(JPSS-P)和压力反应(SRS-P)量表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简单相关、多元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劳教干警工作压力源、压力反应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选取劳教干警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名,探索以成功心理素质为理论指导的综合心理干预方法,并评价该干预模式对劳教干警心理健康的效果,进一步选取劳教所内96名戒毒学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8名。干预组学员接受劳教干警的综合心理治疗和行为矫治,对照组学员接受对照组劳教干警的传统劳教管理。并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吸毒人员戒毒成功自信心(DARCS)和意志力(DARWS)量表评价该干预模式对劳教戒毒人员的康复效果。比较干预前后劳教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自信心和意志力得分,生存分析评价该干预模式对劳教戒毒人员操守时间的变化和操守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1)经信度效度检验,劳教干警工作压力源量表由工作负荷、职业升迁、职业特殊性、角色冲突和人际关系(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65.14%)五个维度的模型拟合数据较好,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99,重测信度0.929,分半信度0.888;劳教干警压力反应量表由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61.76%)两个维度的模型拟合数据较好,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 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73,重测信度0.765,分半信度0.831。 (2)劳教干警工作压力源总体水平较高,标准化平均得分为4.05±0.542分,在劳教职业特殊性维度,女性干警压力得分显著性高于男性干警(4.12±0.634VS.3.92±0.588)。在工作负荷和职业升迁维度上,健康状况差的干警工作负荷压力显著高于健康状况良好和一般的干警。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劳教干警在总体压力反应上,除目前的健康状况以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健康状况越差,压力反应越强烈。劳教干警SCL-90各维度因子得分均显著性高于国内常模。不同性别劳教干警在躯体化和强迫症状维度,男性干警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以心理反应为因变量,工作负荷、职业特殊性和人际关系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为0.560,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31.40%;以生理反应为因变量,工作负荷和职业升迁维度进入了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为0.457,联合解释变异量为20.90%。建立的劳教干警工作压力源-压力反应-心理健康结构方程模型总体拟合效果较好,模型能解释心理健康58.2%的变异,能解释压力反应22.1%的变异,工作压力源对压力反应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心理健康受到工作压力源和压力反应的联合正向支配作用。 (3)干预前,劳教干警干预组和对照组总体工作压力源及其各维度得分、总体压力反应及其各维度得分和总体心理健康及其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对干预组劳教干警干预前后比较,工作压力源量表在职业特殊性和人际关系维度,干预后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值分别为0.037和0.045;压力反应量表在总体压力反应和心理反应维度,干预后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值分别为0.046和0.019;SCL-90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偏执维度,干预后得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值分别为0.022、0.017、0.046和0.031。对劳教干警干预的期中评价效果良好,70%以上的干警对本次心理干预总体印象良好。90%以上的干警认为本次干预对今后帮教工作和疏导自身心理困惑有帮助。 (4)评价劳教戒毒人员综合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对干预组干预前后比较,SCL-90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维度,干预后得分显著低于干预前;戒毒人员干预后自信心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意志力得分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寿命表法比较出所后操守时间,半年操守率干预组为40.51%,对照组为17.65%,一年操守率干预组为22.51%,对照组为13.72%,Log-rank检验,干预组操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853,P=0.00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戒毒人员得到家庭支持、家庭气氛和谐、吸毒方式为非静脉吸毒、吸毒年限短,男性,同时获得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治有利于出所后继续操守。 结论: 新编制的劳教干警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压力反应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客观的评价劳教系统干警工作压力源及压力反应,可用于劳教干警工作压力评估。劳教干警工作压力大,心理健康存在较多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寻求各种途径缓解其工作压力,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以成功心理素质为理论指导的综合心理干预对劳教干警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有一定改善,可以为探索提高干警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依据。 影响劳教戒毒人员操守时间的因素有是否干预、性别、家庭支持程度、家庭气氛、吸毒方式和吸毒年限,应该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系统,在劳教所推行以劳教戒毒为基础、培训干警为导向的三段式管理和短期强化4C干预模式能改善戒毒人员的心理状况,干预组的操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该综合干预措施能延长劳教戒毒人员出所后操守时间,有效降低出所后复吸率。建议该综合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治措施在越来越被吸毒者、吸毒者家属以及社会广泛认可的劳教戒毒体系中推广和运用。 创新点: 首次编制劳教干警工作压力源和压力反应量表,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劳教干警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建立劳教干警工作压力源-压力反应-心理健康模型; 本研究以劳教戒毒所帮教干警为直接干预对象,干警的帮教对象劳教戒毒人员为间接干预对象,将二者结合起来全方位干预,形成一套“以劳教所为依托、以培训干警为导向,以综合戒毒方法为手段、以心理行为康复矫治为重点,以家庭和社区支持为辅助‖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预防劳教戒毒人员复吸的三段式管理和短期强化4C干预模式,并通过综合评价,取得一定效果,以往的文献未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