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对立之间的文化认同——戴思杰电影文化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mc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思杰1954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曾作为知识青年在四川雅安地区插队,29岁到法国求学,此后一直旅居法国。他身上所具有的知青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等多元文化背景是他影像主题的来源。他的三部主要作品《巴尔扎克与小裁缝》、《植物学家的女儿》、《夜孔雀》都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的矛盾特征。戴思杰导演的文化观念及文化认同从“外来与本土”、“主流与边缘”、“现代与传统”三组二元对立状态中充分反映出来。  戴思杰导演关注到了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启蒙作用,也反思了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他痛心于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因而致力于构建传统文化的抵抗话语。他的作品反映了主流文化对边缘文化的收编力量,也表现了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过程。这反映了他在自我认同、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的道路上不断追寻的过程。  通过不同文化之间的对比分析可以凸显出其中的差异性。在两种冲突的张力关系中透视中国文化的问题,进行文化研究,不失为一种思考问题的途径。在全球化及多元化的文化大背景下,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影响和渗透已成为现实,因此拘于一隅的立场会有所遮蔽和局限。戴思杰作为一名身处西方社会的华人导演,对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有着较深层次的领悟和理解,并将其带入了所导演的作品中。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服装的出现可以看作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除了其原有的物质性外,服装还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服装可以作为阶级、地位、权利等的象征。服装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之一
期刊
期刊
在游戏、直播、传媒等自媒体时代发展的今天,娱乐在直播时代被无限放大。被当代传媒媒介影响的人的行为和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意义感知被放大,被麻痹需求的显现。不论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