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毒死蜱和氯氰菊酯的遗传毒性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52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毒死蜱(CAS编号:2921-88-2)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其化学名称为:O,O-二乙基-O-(3,5,6-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具杀虫活性是因为毒死蜱脱硫形成的毒死蜱氧磷使乙酰胆碱酯酶(AChE)磷酸化。磷酸化的AChE不能水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过量的乙酰胆碱过度刺激乙酰胆碱受体,导致靶生物死亡。氯氰菊酯(CAS编号:52315-07-8)是一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其化学名称为:(RS)-a-氰基-3-苯氧苄基(1RS)-顺,反-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具杀虫活性是因为它使嵌于神经膜上的Na~+-通道持久开放,严重延迟Na~+-通道的激活、失活和去激活,引起神经细胞持续冲动,导致靶生物死亡。毒死蜱和氯氰菊酯是两种广泛使用的农药,但有关其遗传毒性的机制不很明确,本文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开展研究。 毒死蜱和氯氰菊酯均具有强疏水性。两种杀虫剂可能通过分配进入血脂和与血蛋白质结合而被运输。杀虫剂的运输直接影响其分布、代谢和排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是血液中两种重要的运输蛋白。杀虫剂与蛋白质结合将影响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为研究杀虫剂与血液蛋白质结合的特征,在1μmol/L牛血清白蛋白或牛血红蛋白溶液中,逐步注入微量的杀虫剂溶液,使杀虫剂与白蛋白或血红蛋白的摩尔比分别从0增至20或100。每次滴定后测量体系的荧光强度。采用改进的回归方法分析荧光强度的变化,计算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结果:两种杀虫剂均引起白蛋白荧光猝灭和血红蛋白荧光增强。毒死蜱和氯氰菊酯与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是2.99×10~5和5.22×10~5 L/mol,1.25和0.78。毒死蜱和氯氰菊酯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是2.94×10~4和2.48×10~4 L/mol,1.75和2.19。结论:毒死蜱和氯氰菊酯可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结合,两种杀虫剂与白蛋白的结合显著强于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细胞色素P450(CYP)是细胞内重要的Ⅰ相代谢酶,参与物质的排泄。但是,某些P450酶如CYP1A1和3A可将前致癌物氧化为亲电性致癌物,后者可形成DNA加合物,启动癌症发生。物质增强前致癌物激活的能力称助癌性。CYP2B1和3A可产生活性氧(ROS)攻击DNA。为研究毒死蜱和氯氰菊酯对CYP活性
其他文献
AD钙盐中的维生素A是以其乙酸酯的形态加入,而后者不溶于水。根据此性质,将AD钙盐试样用水浸取即可使维生素A与基体组分离,将不溶物分出,溶于乙醇中并定客为10mL,随即可在此试样乙
笔者对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如何走出困境作了尝试,并从"降低要求,培养兴趣"、"及时修改,注重讲评"、"加强阅读,勤写多练"、"开展活动,丰富生活"四个方面作了论述.
目的研究酶标纳米金探针的制备条件,并构建利用酶标纳米金探针检测蛋白质的检测体系,实现对蛋白质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首先标记捕获抗体的磁珠探针、抗原及标记检测抗体和辣根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当前以微博、大众点评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软件层出不穷并被广泛接受、使用。尤其是对大学生群体而言,新媒体已经是他们获取网络旅游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发现89.8%的心力衰竭(HF)发作有诱因存在。本文就我院6年来收治的77例HF病人选取有明显诱因柏65例做一临床分析,以探讨HF发生的诱因。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溃疡期褥疮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溃疡期褥疮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6例)进行清疮换药,治疗组(56例)用中药三黄汤外敷。观察中药三黄汤外敷前后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