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一次又一次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人们对自身健康恐慌的同时,环境保护也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倡导“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也号召“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可见环保项目的建设不仅影响到环境本身,更涉及到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长足进步。然而,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的重要阶段,具有增长速度放缓、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等特点。环保领域又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需在环保领域保持适度的投资规模,然而投资规模增大势必造成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扩大,该矛盾日益突出并逐渐引发学者关注。PPP融资模式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环保领域PPP融资模式下的风险问题是制约着项目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PPP融资模式在英国等发达国家逐渐兴起,我国起步较晚,又加之要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磨合,环保领域的运用不是十分成熟,在风险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评价方法还存在很大的欠缺。该文试图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环保PPP项目风险识别(体现动态性)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构建环保PPP项目风险评价体系。整个评价过程可以分成风险整理、风险关系建立、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输出三个阶段。(1)风险整理阶段:运用风险核对表法、查阅相关文献等方法对全生命周期内环保PPP项目风险因素做初步整理;再用粗糙集动态约简出风险因素,并将风险因素分成关键风险因素和边界风险因素。(2)风险关系建立阶段:首先,建立和整理环保PPP项目风险因果回路图并整理,提高了模型的拟合能力;然后,以因果回路图为基础建立环保PPP项目风险存量流量图,明确系统中各变量积累效应及变化速率;最后,用熵权法和G1法综合对边界风险因素赋值。(3)关键风险因素结果输出阶段:边界风险因素的赋值以及与关键风险因素的关系输入到Vensim_PLE软件中得出关键风险仿真分析结果;将结果汇总到全生命周期五个阶段的雷达图中,得出每个阶段关键风险因素中的主要风险。本文以青岛—威立雅光大污水处理项目为例,运用上述风险评价模型,证明此评价体系是科学合理的,这为全生命周期内环保PPP项目的风险评价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