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原位合成Al-Cu合金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l198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法,以A1粉为主要原料,同时添加CuO、ZnO、Ni2O3等金属氧化物粉末,运用热等静压原位合成技术分别制备出二元Al-4.5wt%Cu合金和多元铝铜合金。密度测试表明热等静压(HIP)后的原始合金坯体均完全致密。组织观察及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原始合金中在颗粒边界处有θ相(CuAl2)析出,且合金在烧结过程中发生原位反应生成了A1203颗粒相,符合实验设计要求。对Al-4.5wt%Cu合金的固溶工艺进行探索发现,550℃×11h的固溶工艺能使合金达到较好的固溶效果。固溶后的时效试验研究了自然时效和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的人工时效对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时效对固溶态的Al-4.5wt%Cu合金有一定强化作用,GP区的生成是自然时效强化的主要原因;150℃附近的人工时效效果最佳,温度过高和过低均会降低其强化效果;550℃×11h固溶+150℃×46h时效的热处理工艺能使Al-4.5wt%Cu合金综合性能明显改善,维氏硬度HV和抗拉强度σb分别达到1300MPa和328MPa,冲击韧性ak为72.85kJ/m2,伸长率δ为6.63%。另外,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手段对合金时效过程强化机理的研究表明:Al-4.5wt%Cu合金在时效初期生成的GP区、θ”等亚稳过渡相是时效强化的主要原因,而在时效后期逐渐转变成平衡相组织,进入“过时效”阶段,合金性能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对多元铝铜合金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发现,550℃×12h固溶处理和随后的150℃×40h时效处理对三组多元合金均有明显强化作用,但由于添加的金属氧化物粒度及引入的合金元素间的差异,导致热处理对三组多元合金的强化效果各不相同。对多元铝铜合金在150℃的时效行为研究表明:通过添加纳米氧化锌来引入Zn元素,可提高时效的峰值硬度,加快时效硬化速度,对合金有明显强化作用;而添加微米级的氧化镍引入Ni元素,会延缓合金时效过程的脱溶反应,从而减慢时效硬化速度,推迟峰值时效时间。
其他文献
美国研制成功一种以废气中净化二氧化硫,同时获得高纯度的固态硫的新方法。此法转化温度低,反应速度快,不需要催化剂,可处理含2—20%SO2的烟道气。其原理是把米粒般大小的碎
项目组织与团队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项目管理方法,在内容上更深入,在程序与分工上更细化,对现场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要求更高,在具体施工项目方面有着很大的优越性。项目组织与
语义韵是语料库语言学的重要发现之一,它能够揭示和挖掘意义的实现。翻译的过程,本质上是意义的再现过程,因而语义韵在源语与译语意义的再现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
现代仿真技术的发展将使基于计算机等核心技术开发的战法实验平台,成为战术研究和战法检验的重要平台。论文介绍了战法实验平台及其分类,从两栖战术定量研究的现实需要出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满足需求型的规划方式远远的落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人口的大量涌入与汽车产业的发展,使得城市的空间变得拥挤,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老年人口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与之相对的是家庭养老功能的日趋弱化和机构养老的发展不能满足老年人口快速增长
<正>《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个片段,也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节。文章描写了二千多年前在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一场意义重大的宴会,此次宴会围绕"称王关中",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它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影响最大的要数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新媒体互联网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媒体
结合计算机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CPAC)平台集成的P2P运动控制模式和DDA插补算法,运用OtoStudio软件设计相应的两轴运动控制程序和HMI界面,经过调试,程序运行良好,定位准确,实
<正> 继发性闭经和月经稀发是妇科常见病之,我院1992于~199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类患者50例,收到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经临床检查初步诊为功能性月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