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PCR的方法对所分离的101株鸡源大肠杆菌进行1型菌毛蛋白结构基因的检测,从而鉴定出63株具有1型菌毛的大肠杆菌。
通过对1型菌毛主要亚单位蛋白FimA的二级结构、亲疏水性、抗原表位、柔韧性等的预测分析,预测在68和69位氨基酸残基之间(命名为F插入位点)插入外源抗原表位时,可使1型菌毛的表达与装配不受影响。构建同源重组自杀载体,首先选择插入位点F上下游区域的一段序列作为同源重组指导序列,然后采用重叠延伸PCR方法在插入位点F处定点突变引入KpnI酶切位点。对本实验室扩增保存的新城疫La Sota系HN基因所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抗原表位进行预测分析,由于菌毛适合短的线性表位的呈现,因此选定包含抗原表位的一个小的基因片段HNS作为外源抗原表位,通过PCR扩增得到基因片段HNS并插入F插入位点中,得到插入突变片段fimALR-HNS,将其整合入携带氯霉素抗性基因和sacB基因的自杀质粒pDM4中,以氯霉素抗性基因作为单交换负筛选标记,以sacB基因作为双交换正筛选标记构建了含同源区段及插入外源抗原表位HNS基因的同源重组自杀载体,并初步尝试通过接合转移和电击转化的方法将其转入野生型鸡源大肠杆菌。
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同源重组自杀载体,为构建插入突变株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