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斗B1C、GPS L1C和Galileo E1OS在GNSS L1频点的新型民用信号均采用MBOC调制信号。相比于GNSS L1频点的传统民用信号,新型民用信号码周期较长,这导致其捕获和跟踪处理的复杂度较高。本文针对GNSS L1频点的新型民用信号码周期较长的特性及导频和数据双通道的结构,对软件接收机的捕获和跟踪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GNSS L1频点的新型民用信号软件接收的可行方案。论文的主要工作有:针对GNSS L1频点的新型民用信号码周期较长的特点,本文验证了稀疏傅里叶变换(SFT)和CIC滤波的快速捕获算法。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概率及运算量,并采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FT法虽然能够有效减小运算复杂度,但恶化了捕获峰峰比,捕获性能严重下降;而CIC法不仅实现简单能够有效减小运算复杂度,又不影响捕获峰峰比,是较为理想的快速捕获方法,适用于资源较为欠缺且对捕获速度有较高要求的场景。针对GNSS L1频点的新型民用信号的导频和数据双通道结构,本文采用联合捕获和联合跟踪优化接收性能。首先通过分析联合捕获的检测概率及运算量,并采用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得出联合捕获能够有效改善捕获灵敏度的结论;其次通过对比数据支路单分量跟踪、导频支路相位辅助数据支路跟踪和导频支路幅度与数据支路联合跟踪三种跟踪方法,得到的数据支路载波鉴相标准差,可知联合跟踪具有最优的性能。联合捕获和联合跟踪适用于信号较弱且对捕获和跟踪灵敏度要求较高的场景。针对GNSS L1频点新型民用信号的特点,对QMBOC信号和TMBOC信号分别采用MBOC(匹配)接收和BOC(1,1)(非匹配)接收,对比两种接收模式下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TMBOC的两种接收方法性能相当,QMBOC的匹配接收性能更优;在跟踪灵敏度上,QMBOC与TMBOC的跟踪灵敏度两种接收方法性能相当。TMBOC与QMBOC的非匹配接收具有相同的测距精度。这对于研制低端多模民用接收机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