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低碳经济发展的哲学思考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4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问题越来越凸显。反思这种人类生存危机的根源,是与今天世界范围内资本逻辑主导的生存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学术界基本达成的共识是,目前人类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人类生存危机的主要根源。正是为了摆脱生存危机,世界各国开始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其中,中国在十八大以来,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问题等等。围绕这一主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学术界提出了“低碳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选题意义。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依据的价值观预设。新常态下低碳经济的建设,主要的依据是人类生存的价值预设。其次,基于唯物史观新常态下对低碳经济状况做出了分析,对低碳经济的“内在价值”预设和“外在价值”预设作出结论性的判断。文章认为,低碳经济的“内在价值”是为了让社会经济发展能够在一个更加有序的环境中发展,而对低碳经济的“外在价值”预设则从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第三,分析了低碳经济的实践困境和理论困境,作为建设低碳经济的基础性问题,本文从环境、投资、城镇化三个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面临的实际困境。第四,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低碳经济的实践对策。本文针对低碳经济面临的种种困境,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融入生活世界、协调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之间的关系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建构低碳经济模式等对策。
其他文献
孟子创立了以心为宗的道德哲学体系,其包含先验哲学、工夫论、政治哲学三部分。心普遍地发生于人身,是一个贯穿先验与经验,超越历史与社会现实的道德哲学根本尺度。在道德形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消费取代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的主要活动。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空间作为一种生产力逐渐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凸显出来,即空
给出多目标优化控制系统的定义,它的稳定判据,讨论怎样应用Clegg积分器实现多目标优化控制,解决了控制论中长期没有解决的多目标优化控制问题.文中所讨论的设计方法适用于其它类型的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