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收官之年,从中央到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重拳出击大力整治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环保部从全国范围内抽调5600人,对“2+26”城市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压茬式督查。前期,环保部督察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查办发现问题后交由县级环保部门进行解决,到了中后期,环保部、省级环保部门从督察企业转变为督政,乡镇一级政府作为网格化管理的末端,是整改取缔“散乱污”企业的直接执行者,也是被各级环保部门问责督查的主体。乡镇企业由于缺少环保设备和措施、生产方式粗放、企业法人保护环境意识不高、管理观念落后、缺乏有效的监管等问题,大多数乡镇企业被列到“散乱污”企业的名单当中,需要整改或取缔。 一方面,乡镇企业对增加当地税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辐射相关产业,缓解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地方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上级部门的问责压力,倒逼乡镇政府主动作为。乡镇政府既面临着保持地方稳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又要完成治理“散乱污”企业的任务,如何既完成大气污染治理的任务,又能促进乡镇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检验着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 Q乡为家具板材聚集区,也被环保部划为“散乱污”重灾区,本文通过分析乡镇企业的污染的特性及危害,Q乡企业发展及其污染现状,Q乡政府及企业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以及Q乡政府转变管理思维,用社会共治的方式,完善网格化管理,多措并举,将Q乡由散乱污集群重灾区转化为Z县具有示范性的先进典型,探索研究符合基层政府治理乡镇企业污染的有效办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