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EAK相关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sky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累及多个外周关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表观遗传学机制DNA甲基化在R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渐成为研究热点。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及其相关基因Fn14、LIGHT可能与其发病机制相关。本研究检测分析外周血TWEAK、Fn14及LIGHT基因mRNA表达水平、TWEAK基因血清蛋白浓度及DNA甲基化水平与RA的关系,及其与疾病活动度、自身抗体、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旨在探究TWEAK相关基因与RA发病机制的关联,为R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RA患者及同期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的TWEAK、Fn14、LIGHT基因mRNA表达水平;(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清TWEAK蛋白浓度;(3)采用MassArray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TWEAK基因DNA甲基化水平;(4)将RA患者根据疾病活动度、抗体阳性与否分组,收集RA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资料;分析基因的mRNA表达、蛋白浓度及甲基化水平与RA的关系,及其与疾病活动度、抗体、临床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132例RA患者和90例健康志愿者,两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1.RA组外周血TWEAK、Fn14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TWEAK基因表达与疾病活动有关,高疾病活动度组TWEAK基因mRNA表达水平低于中低度疾病活动度组(P<0.05);LIGHT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自身抗体有关,抗CCP抗体阳性组LIGHT基因mRNA表达水平高于抗体阴性组(P<0.05)。2.TWEAK基因总体甲基化水平和 CpG11、CpG17.18.19.20、CpG40.41.42位点甲基化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与疾病活动有关,高疾病活动度组CpG55.56位点甲基化水平高于中低度疾病活动度组(P<0.05)。3.血清TWEAK蛋白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其与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482,P<0.001)。4.TWEAK、Fn14、LIGHT基因表达与临床指标具有相关性,TWEAK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呈正相关,与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IgA(RFIgA)、RF IgM呈负相关(P<0.05);Fn14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总蛋白、球蛋白、IgG呈正相关(P<0.05);LIGHT基因 mRNA 表达水平与 IgG、IgM、IgA、血沉(ESR)、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呈正相关,与RF IgM呈负相关(P<0.05)。CpG39、CpG55.56 位点甲基化水平和 DAS28 评分(r=0.353,P=0.026;r=0.319,P=0.045)呈正相关;CpG11位点甲基化水平与NEUT呈负相关(P<0.05);CpG17.18.19.20位点甲基化水平与IgM呈负相关(P<0.05)。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TWEAK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有IgG、CRP、RF IgM(P<0.05);Fn14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有IgG(P<0.05);LIGHT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有NEUT、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IgG、RFIgM(P<0.05)。[结论]TWEAK、Fn14、LIGHT基因均参与了 RA的发病,TWEAK基因的高甲基化可能为调控其mRNA低表达的表观遗传学机制之一,TWEAK、Fn14基因mRNA的低表达、LIGHT基因mRNA的高表达均与RA的发病和病情进展密切相关,IgG、RF IgM等临床指标与基因的表达显著相关,且TWEAK基因mRNA表达与疾病活动度有关,可作为临床监测和评价RA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它形成的原因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攻击人的免疫细胞使人的免疫屏障受损。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是一个严重威胁人类公共健康的跨世纪难题。据初步统计,从截至到2019年10月底,我国累计确定HIV
[目的]手足口病(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儿童常见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普通HFMD病例多具有自限性,但重症病例病情凶险,进展快,死亡率高。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是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病原体,可引发HFMD重症,导致患者出现病毒性脑膜炎、脊髓灰质样综合征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的神经系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肺结节量化参数评估CT上表现为GGN(pGGN和mGGN)的早期肺腺癌不同浸润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本院胸外科或老年胸外科患者,经胸部HRCT检出GGN,并进行亚肺叶/肺段/肺叶切除,手术病理提示早期肺腺癌。最终纳入114例pGGN患者(AIS:29例,MIA:39例,IAC:46例),其中女性、男性比例为79/35,平均年龄为
[目的]胞壁酰二肽(Muramyl Dipeptide,MDP)是一种由N-乙酰胞壁酸与L-丙氨酸-D-异谷酰胺的短氨基酸链连接而成的具有免疫刺激功能的短肽。人们对MDP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修饰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期有效地提高其佐剂活性,增强疫苗的免疫应答。本实验探讨MDP用作佐剂在新冠亚单位重组蛋白疫苗的效应,以期在体内提高新冠疫苗的免疫反应。[方法]所用动物品系为Bal B/C小鼠,雌性,6至8周
[目 的]通过TGF-β1诱导膀胱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同时获得肿瘤干细胞样特性。建立基于膀胱癌干细胞的转录组学、定量蛋白质组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多组学分析以寻找膀胱癌干细胞代谢重编程过程中涉及的具体通路以及相关基因,为膀胱癌干细胞代谢重编程的机制研究提供线索。[方 法]通过TGF-β1诱导膀胱癌细胞使其获得肿瘤干细胞样特性,同时通过形态观察、RT-qPCR和流式细胞术验证TGF-β1作用不同时间的
[目的]探究对颅底骨质有破坏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通过核磁共振评价放疗疗效,对其进行个体化同步加量放疗,与常规放疗的鼻咽癌患者相比,在局部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疾病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和毒副反应方面是否有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病理组织学确诊,有颅底骨质破坏,无远处转移的首诊鼻咽癌患者37例,在放疗第15次时评价放疗疗效,根据REC
[目的]本课题以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 A10,CV-A10)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16HBE和RD细胞上是否能够诱导细胞发生自噬,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构建的CV-A10感染的ICR乳鼠模型,进一步探讨CV-A10引起的自噬在体外和体内对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在细胞层面,分别采用蛋白印迹法、免疫荧光法、透射电镜方法检测CV-A10感染16HBE和RD细胞后,自噬标记物LC3
[目的]比较跨境婚姻家庭与当地中国籍婚姻家庭、不同外籍跨境婚姻家庭间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利用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评价和完善云南省跨境婚姻家庭预防母婴传播相关政策和措施提出建议,为其他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进一步促进云南省和我国实现消除母婴传播目标。[方法]本研究以Peters David卫生服务可及性概念框架和Andersen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基础搭建本研究的评价框架。采用多阶段抽样
[目 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静脉曲张患者术后下肢静脉系统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协助评估手术疗效。[方 法]前瞻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20年9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33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文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同一患者手术前及术后7天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采集,具体观测指标包括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返流峰值和返流时间,为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有包膜的正链RNA病毒,是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因其感染人数庞大和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HCV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piRNA(Piwi-interactiing 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4~32nt的小非编码RNA,通过与PIWI蛋白相互作用调控靶基因的表达。然而,在HCV感染过程中piRNA的表达谱特征仍然未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HCV感染的人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