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沉淀—微滤膜工艺处理铅蓄电池生产废水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_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铅蓄电池生产企业每年要排放大量的铅酸废水,由于颗粒状铅和可溶性铅盐都是有毒的,而且易在生物体内积累,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必然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规的健全,对重金属废水的排放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标准,因此加强对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是摆在我们水处理技术人员面前的首要任务.该课题重点研究了化学沉淀-微滤工艺处理铅蓄电池生产废水的可行性及运行条件的优化.试验总体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NaOH为沉淀剂运行反应器,第二部分以石灰为沉淀剂运行,第三部分进行烧杯实验,研究该工艺的机理以及膜污染的特性.以NaOH为沉淀剂共运行了42d,平均每天12个周期,处理水量1596.8L,剩余污泥体积为1.28L,浓缩倍率为1247.5.出水的pH值在6~9之间,总铅浓度为0.001~0.052 mg/L,浊度低于0.2NTU.膜通量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平缓下降.以石灰为沉淀剂共运行了43d,平均每天10个周期,处理水量1401.6L,剩余污泥体积1.6L,浓缩倍率为876.出水pH值在7.5~9.0之间,总铅浓度为0.001~0.14mg/L,浊度低于0.4NTU.膜通量大幅下降之后又大幅回升,分析是因为反应器中硫酸钙的溶解所致.试验中发现原水中铁的存在促进了铅的去除,在混合液pH值为7~9时,铁主要形成氢氧化铁沉淀,它通过吸附和卷扫水中胶体态和悬浮态的铅而提高了铅的去除率.最后,针对混合液的性质和膜分离的操作条件对膜污染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控制膜污染的措施.
其他文献
水利工程不仅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产业,更是直接关系着百姓的生活水平,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当前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产业,农田的健康生长需要灌溉工作,在这个背景下,
由于在世界范围内,尤其是在中国,煤炭资源相对于其它化石能源要丰富的多,在整个能源结构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煤炭资源的生产和利用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首先选取碳毡(CF)作为制备复合阳极材料的基体,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在碳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CNTs),并以此作为主体材料,之后均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改性。实验所制备改性复合材料的表征分析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X射线(EDX)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运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法(EIS)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并研究改性
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是目前生物科学和环境之间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基础领域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区域范围增大,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
为了满足日趋增长的工业生产需求,绿色、高效的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碳基材料由于其价格低廉,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催化,生物,光电和传感等领域中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非金属杂原子在碳结构中的掺杂能够提高原始碳材料的催化性能。本文中,通过改进的合成方法,合成了磷掺杂的大孔碳球、碳点和活性炭及以磷掺杂碳点为基础的复合催化剂,并探究掺杂对性质的改变以及它们
工业的迅速发展在带来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却给水体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为了对淀山湖水体纳污能力有个较充分的认识,我们以Cu(Ⅱ)、Pb(Ⅱ)和Cr(Ⅵ)三种有代表意义的重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