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扬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由于其长期在中国文艺界身居要职,扮演着文艺政策主要设计者的角色,并且深谙文学理论批评,在他身上,几乎浓缩了一部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潮的历史。
因此,延安时期至“十七年”时期,周扬作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要阐释者,和文艺政策的主要制定者、实施者,在当时的文艺界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时局的不断变化,周扬总感到不能完全领会领袖对于文艺的真实意图,从而也使自己陷入到了悲剧之中。纵观周扬的一生,可谓是矛盾的一生,在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学史上,他分别扮演着文艺政策的阐释者,执行者,反思者的角色,他每一个角色的坚守或者改变都会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文从周扬这个人物角色入手,从对周扬活动的研究和整合去观照文学发展的演变及其文艺思潮的变化,同时在对周扬的历时性梳理过程中,探析出中国左翼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基本脉络。在阐释者这个角色中,主要论述周扬对《讲话》的丰富与理解;在执行者这个角色中,主要侧重于周扬对文艺政策的执行与调整及背景分析;在反思者这个角色中,主要阐明了周扬在文艺与政治关系上的重新认识及其对文学理论的再思考,特别是在人性,人道主义异化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总之,在对周扬的认识与评价中,我们看到多面的周扬,既看到他在文艺上的“左”的一面,对文学“正道”与“大道”的摇荡,又看到周扬对文艺发展及其现象的反思与坚守的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扬的复杂性也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体人格和面貌,同时体现了存在于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许多缺陷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