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冬病夏治"理论,采用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贴敷时长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162例处于缓解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依据贴敷时长的不同,按随机数表分为4h组、6h组、8h组和10h组。采用中药膏贴丸贴敷,取患者双侧肺俞穴、定喘穴、膈俞穴、心俞穴、脾俞穴、肾俞穴。从夏至当日开始贴敷治疗,贴敷一次间隔7天,总共贴10次。记录4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半年后的喘息、哮鸣音、年发作次数、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AQLQ)表变化情况。结果:1、4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疗程治疗后贴敷时长4h组疗效差于其它3组(P<0.05)。贴敷时长6h组疗效与贴敷时长8h组、贴敷时长10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时长8h组与贴敷时长10h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4组患者治疗后喘息、哮鸣音、年发作次数进行组间比较,贴敷时长4h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差于其他3组(P<0.05),贴敷时长8h组与贴敷时长10h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时长8h组、贴敷时长10h组与贴敷时长6h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4组患者治疗前后AQLQ量表进行评分,发现贴敷时长4h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对刺激原的反应的改善差于其他3组(P<0.05),贴敷时长8h组、贴敷时长10h组与贴敷时长6h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对刺激原的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时长8h组与贴敷时长10h组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对刺激原的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心理状况和对自身健康关心两部分,四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防治哮喘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减少了哮喘患者主症(喘息、哮鸣音)、年发作次数、改善了哮喘患者的生命质量。随着贴敷时长的延长,疗效明显提高,但当贴敷时长增加一定程度时,疗效不随贴敷时长的增加而提高,贴敷时长为8h时防治效果达到最佳。四组患者治疗后AQLQ量表中患者心理状况和对自身健康关心两部分评分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