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历经1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城镇社会救助工作的主体,在救助城镇贫困人口,促进城镇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研究解决低保制度存在的体制缺陷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低保制度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制度设计缺陷等,逐渐出现了长期向政府申领低保并把领取低保金固定地作为个人长期生存的主要手段的低保申领者,他们持续地利用制度漏洞、获得利益,人数越来越多,甚至将低保申领职业化。目前,“低保申领职业化”问题已经从局部发展成为全局现象,在深度和广度上呈现扩张趋势。本文分五部分对“低保申领职业化”问题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对我国“低保申领职业化”问题进行了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等,并提出“低保申领职业化”的定义。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深圳低保制度:架构、实施状况及存在问题。第三部分以深圳A街道为例展开低保申领职业化的案例分析,从低保申领者的职业化意识和职业化行为两个独特视角切入研究,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调查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低保申领职业化问题由表及里深度剖析。第四部分深入分析深圳“低保申领职业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归纳得出深圳“低保申领职业化”的发展趋势。第五部分根据研究提出解决低保申领职业化问题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