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清利湿热对CS小鼠胆囊动力学影响的机制研究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hao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高胆固醇致石饲料诱发法制作胆囊胆固醇结石(Cholesterol stone,CS)小鼠模型,分别用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柴胡疏肝散加龙胆泻肝汤干预后,观察结石的变化情况及血清中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含量,胆囊组织的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三磷酸肌醇(Inositol triphosphate,IP3)受体的表达情况,探讨疏肝、清利湿热对CS小鼠胆囊动力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36只C57BL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模型组30只,正常对照组以全价颗粒饲料喂养,模型组喂以高脂致石饲料以建立胆囊胆固醇结石模型。12周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取材模型组6只小鼠以检测模型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小鼠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柴胡疏肝散组、龙胆泻肝汤组、联合用药组,每组6只,连续等剂量灌胃3周(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药物干预组分别给予柴胡疏肝散、龙胆泻肝汤、柴胡疏肝散加龙胆泻肝汤),对比各组小鼠胆囊成石率,用单试剂比色法检测血清TC、TG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CCK含量,HE染色观察胆囊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aM、IP3R表达水平。结果: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柴胡疏肝散组、龙胆泻肝汤组、联合用药组成石率分别为0%、100%、66.67%、50%、50%。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龙胆泻肝汤组与联合用药组的TC、TG显著降低(P<0.05),柴胡疏肝散汤组TG显著降低(P<0.05)。光镜下模型对照组小鼠的胆囊黏膜增厚,黏膜、固有层结缔组织、血小管、胶原纤维扩充增多,而药物干预组均有所恢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三组药物干预组的CCK水平显著提高(P<0.05);联合用药组水平最高,与柴胡疏肝散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三组药物干预组能够显著上调CaM、IP3R表达水平(P<0.05),联合用药组CaM、IP3R表达水平高于柴胡疏肝散组,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清利湿热可以发挥利胆排石的功效,抑制C57BL小鼠结石形成,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血脂TC、TG浓度与上调血清CCK、胆囊组织IP3R、CaM水平两条途径来改善胆囊收缩功能,发挥利胆排石作用,提示肝郁气滞、肝胆湿热是CS形成的重要病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观察培元解郁针法结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影响,旨在探讨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神经营养因子机制,并且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取得新的疗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