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相提取丹皮中的丹皮酚及三液相提取丹参中成分的初步探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ren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当工业中采用传统的有机溶剂萃取法来提取天然产物中的活性成分时,有机溶剂用量较多,耗能较大,因此,生产成本较高。由不同的亲水性小分子有机溶剂和无机盐构成的双水相和在该体系基础上延伸的液-液-液三相萃取因体系含水量高,具有有机溶剂用量少、价格低廉、环保等优点,且体系分相快、选择性好,与常采用的聚合物相比,黏度低,更加有利于溶剂的回收和目标产物的分离提取。丹皮和丹参中活性成分众多,具有抗炎、抗菌、抗肿瘤、动脉粥样硬化、保护肝肾和缺血组织等广泛的药理作用。因此,从双水相及液液液三相体系中实现中药材中多种组分的分离和提取有着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实际意义。本论文首先采用传统的双水相体系萃取丹皮酚,探讨了盐溶液的pH值、无机盐的种类和盐浓度、有机溶剂的用量、萃取时间和温度对丹皮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与传统的乙醇提取法进行比较;然后以乙酸乙酯为助溶剂对双水相体系进行改进,讨论乙酸乙酯含量、萃取时间和萃取温度对丹皮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双水相及改进体系中丹皮酚的二次提取和溶出过程中的动力学以及在两相间分配的热力学行为;最后,考虑在两相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三相体系,对该三液相体系在天然产物活性组分提取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研究结果表明:(1)丹皮酚主要被分配在上相。在优化后的四氢呋喃/磷酸二氢钠双水相体系中,当盐溶液的pH值为3.00,四氢呋喃用量为30.4%(v%),磷酸二氢钠浓度为0.600g/mL,37.0℃下水浴恒温振荡6.00 h,与乙醇/磷酸二氢钠和丙酮/磷酸二氢钠双水相萃取体系相比,上相提取量分别提高了14.3%和4.35%。但与传统的70%乙醇(17.5 mL)萃取法相比,上相提取量却降低了8.33%。(2)以乙酸乙酯为助溶剂改进双水相体系。研究发现:加入乙酸乙酯以后,体系分相速度更快,成相时间更短。在优化后的四氢呋喃/磷酸二氢钠双水相改进体系中,当四氢呋喃/乙酸乙酯(V:V=7:3)用量为30.4%(v%),磷酸二氢钠浓度为0.600 g/mL(pH=3.00),37.0℃下水浴恒温振荡6.00 h,与传统的70%乙醇(17.5mL)萃取法相比,上相提取量提高了7.69%。(3)通过对药渣进行二次提取以及探究丹皮酚溶出过程的动力学和在两相间分配的热力学行为,进一步说明丹皮酚在四氢呋喃改进体系中的提取效果较好,溶出和脱附较快达到平衡状态,从富盐相被分配到富有机相的自发程度相对最大。(4)在乙醇双水相体系的基础上,加入正己烷,考察了由疏水性有机溶剂(己烷)-亲水性小分子有机溶剂(乙醇)-无机盐溶液(磷酸二氢钠)构建的液-液-液三相体系分离提取丹参中有效成分的可行性。采用薄层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各相萃取液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发现丹参中的脂溶性和水溶性成分被分布在了不同的液相中,初步表明采用该三液相萃取体系实现了药材中不同极性组分的提取和分离。
其他文献
微量润滑(MQL)是指压缩气体微量的润滑试剂混合,试剂汽化后形成液滴高压雾状试剂,通过高压喷射到切削区域,对切削区域进行有效的润滑和冷却。微量润滑可以大大减少"刀尖与加
食盐量过大是导致骨质疏松的罪魁祸首。因为肾脏每天都会将过多的钠随尿液排出体外,每排泄1 000 mg的钠,同时损耗大约26 mg的钙。人体需要排掉的钠越多,钙的消耗量也越大,最终必然会影响到骨骼的正常生长。  1. 烹调时多用醋、柠檬汁等酸味调味汁,替代一部分盐和酱油,同时也可以改善食物口感,味道鲜美。  2. 多采用蒸、烤、煮等烹调方式,多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少放盐。对于放了盐的汤菜,避免喝菜汤
误区一:米越白,质量越高  解析:米的洁白程度和米外层的米糠去除程度有关,米糠去除程度越高,虽然米是白了,但营养损失亦越多。米糠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米的胚芽含有维生素E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提醒:经常食用精白米的人容易发生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缺乏,因此,米不是越白越好。  误区二:蔬菜营养不如鱼肉蛋好  解析:各类食物都有其营养素含量的特点,鱼肉蛋中含蛋白质、脂肪比较丰富,蔬菜中
我的老家在川北,具体一点是在四川南部县,再具体一些就是四房沟。四房沟是一个默默无闻偏居一隅的小地方,属于地图上找不到蛛丝马迹的那种小地方,如同散落在川北广袤大地上的一粒小芝麻点,无法引人注目。  其实,我提笔著文,不是想告诉别人自己的老家是什么样子,只是想说说老家四房沟的坨子肉。说到“坨子肉”,很多人可能一下子搞不明白是什么东西。但只要我说出坨子肉就是稣肉,大家肯定会恍然大悟地“哦”一声,什么都明
据说十大元师之一的贺龙,一次视察汕头驻军,尝到鲜脆爽口的东江(潮州)牛肉丸,连连声称“好菜!”,随即起身向厨师大老蔡敬酒,并问牛肉丸是如何做成的?不善辞令的大老蔡,马上抓起两粒牛肉丸朝地上一扔,丸子像乒乓球般弹得老高;接着他又取出两把铁榔头来,回说:“就是用这家伙将牛肉片打烂,切不可用刀子剁碎,丸子才弹得起来,入口才会有脆感。”贺龙见状,大笑不已,举坐皆欢。  这种爽口牛肉丸,乃是广东东江地区的传
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并不困难,但其中的某些特殊类型,由于患者甚至是一些医生的认识不足,常常被认为是疑难杂症,从而在诊断和治疗上走了弯路,以至延误病情.为此,我们在
期刊
面食是中国北方的传统饮食,种类很多。我们现在所吃的各种面食,是怎样发明的呢?  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麦”字,但由于磨面的磨是战国以后才发明的,所以商周时代人们只能吃整粒的小麦,还没有用面粉做成的面食。  在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中最早出现了“饼”字。“饼”是古人对面食的总称,蒸的叫蒸饼,烤的叫烧饼,撒上芝麻的叫胡饼,下在汤里的叫汤饼。但是我们还没有发现战国时代的石磨,现在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