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氮脒是一种兽医临床上常用的高效抗血液原虫药,主要用于治疗牛、羊、犬的伊氏锥虫病和媾疫锥虫、巴贝斯梨形虫病及泰勒梨形虫病。该药物在动物体内易与血浆蛋白结合,分布广泛,消除缓慢,容易造成药物在动物体内的蓄积。但是目前尚无人建立三氮脒在羊组织及羊奶中的残留检测方法,我国、欧盟国家及美国等也尚未制订三氮脒在羊组织中最高残留限量。国内外也未见有该药物在羊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的研究报道。为此,本试验建立了羊肌肉、肝脏、肾脏组织和羊奶中三氮脒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方法,在此基础上,探究了该药物在羊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并对河南省部分地区的羊源畜产品中三氮脒的残留状况做了调查,为确定三氮脒在羊组织中的最高残留限量和制定合理的休药期提供数据支撑,为保障动物源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1. 建立了羊组织中三氮脒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用0.5%乙酸乙腈溶液提取羊奶、60%乙腈水提取羊肉、羊肝、羊肾样品中残留的三氮脒,Oasis WCX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药物在0.05~5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5。羊肉中三氮脒的检测限为50 μg/kg,定量限为100 μg/kg;羊肝、羊肾中的检测限为200 μg/kg,定量限为500 μg/kg;羊奶中的检测限为10 μg/kg,定量限为20 μg/kg。在不同组织中添加浓度为20~24000 μg/kg,其批内平均回收率在71.1%~98.7%之间,批内相对标准偏差在0.6%~5.7%之间,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4%~7.8%之间。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较简便,各项指标符合我国农业农村部的相关规定,可满足对羊组织中三氮脒残留检测的要求。
2. 建立了羊组织中三氮脒残留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用0.5%乙酸乙腈溶液提取羊奶、60%乙腈水提取羊肉、羊肝、羊肾样品中残留的三氮脒,Oasis WCX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性定量测定。药物在0.5~20 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羊肉中三氮脒的检测限为5 μg/kg,定量限为10 μg/kg,羊肝、羊肾的检测限为20 μg/kg,定量限为40 μg/kg;羊奶的检测限为1 μg/kg,定量限为2 μg/kg。在不同组织中添加浓度范围为2~24000 μg/kg,其批内平均回收率在73.8%~94.6%之间,批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6%~8.8%之间,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5%~7.6%之间。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各项指标符合我国农业农村部的相关规定,弥补了高效液相色谱法不能准确定性的弊端,适用于羊组织中三氮脒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
3. 三氮脒在羊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选取35只健康湖羊,逐只按5 mg/kg.bw的剂量颈部肌内注射给药,给药三次,每次间隔24 h。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第6 h、第1、第3、第7、第14、第21、第28 d分别采集5只羊的肌肉、肝脏、肾脏和注射部位等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织中三氮脒的残留量,采用WinNonlin5.2.1软件计算消除动力学参数,利用WT1.4软件计算三氮脒在羊体内的休药期。在给药后第6 h,肌肉、肝脏、肾脏和注射部位组织中的残留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在各个检测时间点各组织残留量均呈下降趋势;在给药后第21 d,肝脏中的三氮脒残留量仍高达1675.14±369.01 μg/kg,而肌肉组织中未检出三氮脒残留,其它组织中三氮脒的平均残留量已降至定量限以下;至给药后第28 d各组织均未检出三氮脒残留。三氮脒在各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由大到小依次为肝脏>肌肉>肾脏>注射部位,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肝脏>注射部位>肌肉。三氮脒在肌肉、肝脏、肾脏和注射部位中的休药期分别为9.57、18.02、15.91、16.80 d。表明三氮脒经肌内注射给药后,在羊体内分布广泛、消除缓慢,肝脏是三氮脒在羊体内的残留靶器官。
4. 羊源畜产品中三氮脒残留状况调查
对三氮脒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安阳、鹤壁、南阳、焦作、郑州和开封等六个地区地选取20个养殖场进行实地调研。并分别从郑州市、开封市、南阳市、安阳市、周口市等地市的超市、门市及农贸市场采集羊肉123份,羊肝64份、羊肾60份,羊奶8份,总计255批样品,并对所有样品中三氮脒的残留进行检测。共有7批样品检出有三氮脒残留,检出率为2.7%,其中羊肉的检出率为0.8%,羊肝为4.6%,羊肾为5.0%,羊奶为0。阳性样品中三氮脒的残留浓度为53.1~237.1μg/kg。结果表明:部分地区的羊肉、羊肝、羊肾样品中均检出三氮脒残留,为保障畜产品安全,建议相关部门制订羊组织中三氮脒最高残留限量的标准并加强对羊源畜产品中三氮脒残留的监管。
1. 建立了羊组织中三氮脒残留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
用0.5%乙酸乙腈溶液提取羊奶、60%乙腈水提取羊肉、羊肝、羊肾样品中残留的三氮脒,Oasis WCX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外标法定量。药物在0.05~5 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5。羊肉中三氮脒的检测限为50 μg/kg,定量限为100 μg/kg;羊肝、羊肾中的检测限为200 μg/kg,定量限为500 μg/kg;羊奶中的检测限为10 μg/kg,定量限为20 μg/kg。在不同组织中添加浓度为20~24000 μg/kg,其批内平均回收率在71.1%~98.7%之间,批内相对标准偏差在0.6%~5.7%之间,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4%~7.8%之间。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且较简便,各项指标符合我国农业农村部的相关规定,可满足对羊组织中三氮脒残留检测的要求。
2. 建立了羊组织中三氮脒残留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
用0.5%乙酸乙腈溶液提取羊奶、60%乙腈水提取羊肉、羊肝、羊肾样品中残留的三氮脒,Oasis WCX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性定量测定。药物在0.5~20 n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羊肉中三氮脒的检测限为5 μg/kg,定量限为10 μg/kg,羊肝、羊肾的检测限为20 μg/kg,定量限为40 μg/kg;羊奶的检测限为1 μg/kg,定量限为2 μg/kg。在不同组织中添加浓度范围为2~24000 μg/kg,其批内平均回收率在73.8%~94.6%之间,批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6%~8.8%之间,批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5%~7.6%之间。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各项指标符合我国农业农村部的相关规定,弥补了高效液相色谱法不能准确定性的弊端,适用于羊组织中三氮脒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
3. 三氮脒在羊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选取35只健康湖羊,逐只按5 mg/kg.bw的剂量颈部肌内注射给药,给药三次,每次间隔24 h。在最后一次给药后第6 h、第1、第3、第7、第14、第21、第28 d分别采集5只羊的肌肉、肝脏、肾脏和注射部位等组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织中三氮脒的残留量,采用WinNonlin5.2.1软件计算消除动力学参数,利用WT1.4软件计算三氮脒在羊体内的休药期。在给药后第6 h,肌肉、肝脏、肾脏和注射部位组织中的残留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在各个检测时间点各组织残留量均呈下降趋势;在给药后第21 d,肝脏中的三氮脒残留量仍高达1675.14±369.01 μg/kg,而肌肉组织中未检出三氮脒残留,其它组织中三氮脒的平均残留量已降至定量限以下;至给药后第28 d各组织均未检出三氮脒残留。三氮脒在各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T1/2β)由大到小依次为肝脏>肌肉>肾脏>注射部位,药时曲线下面积(AUC)由高到低依次为肾脏>肝脏>注射部位>肌肉。三氮脒在肌肉、肝脏、肾脏和注射部位中的休药期分别为9.57、18.02、15.91、16.80 d。表明三氮脒经肌内注射给药后,在羊体内分布广泛、消除缓慢,肝脏是三氮脒在羊体内的残留靶器官。
4. 羊源畜产品中三氮脒残留状况调查
对三氮脒的临床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安阳、鹤壁、南阳、焦作、郑州和开封等六个地区地选取20个养殖场进行实地调研。并分别从郑州市、开封市、南阳市、安阳市、周口市等地市的超市、门市及农贸市场采集羊肉123份,羊肝64份、羊肾60份,羊奶8份,总计255批样品,并对所有样品中三氮脒的残留进行检测。共有7批样品检出有三氮脒残留,检出率为2.7%,其中羊肉的检出率为0.8%,羊肝为4.6%,羊肾为5.0%,羊奶为0。阳性样品中三氮脒的残留浓度为53.1~237.1μg/kg。结果表明:部分地区的羊肉、羊肝、羊肾样品中均检出三氮脒残留,为保障畜产品安全,建议相关部门制订羊组织中三氮脒最高残留限量的标准并加强对羊源畜产品中三氮脒残留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