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许多学者开始提出将混合学习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有机整合传统学习和在线学习的优势及其学习模式,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随着高职院校的混合学习研究增多并逐渐深入,研究者发现在目前的混合学习研究中,较多地关注了学习者成绩的变化,而在对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变化的关注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使得对混合学习的绩效评价变成了对学习成绩的评价,这是不够全面的,因此有必要采用一种高效、全面的评价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绩效进行全面评价,基于目前的情况,本研究利用了学习绩效对高职院校混合学习进行了全过程评价。本研究在系统研究国内外混合学习和学习绩效的文献基础上,分析国内外混合学习相关理论和学习绩效,研究并总结混合学习和学习绩效相关基础理论,依据Kirkpatrick评估模型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和理论研究成果,建立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评价模型,完成三轮高职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实践研究,评价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的全过程学习绩效,以利于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的有效开展。本研究内容由以下四部分组成:(1)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第一、二章。主要阐述课题背景意义,明确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研究混合学习和学习绩效的国内外现状,基于研究现状总结混合学习和学习绩效的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并分析混合学习中学习绩效评价的优势。(2)第二部分为论文的第三、四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以Kirkpatrick评估模型为理论模型基础,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和理论研究成果,将模型分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各层次给出本论文的次级指标、观测点和文中观测数据,完成高职院校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模型建立。其次是行动研究实践部分,凭借前期的文献调研,借助职教云平台,分析了学习内容、学习对象、学习环境,从而制定行动研究的基本策略。本研究选取的是成都某高职院校的《工程数学》课程,开展三轮行动研究,经历计划、行动实施、观察和反思,对每轮的反馈,制定完善下一轮的课程策略,反复进行直至课程结束。按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分析前后数据结果,从而评估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3)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本文研究中的结论,分析了研究中问题并反思,提出高职混合学习的学习绩效实践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