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理解外部世界和自我的主要方式,话语是实现了的语言,话语方式的选择体现了语言与人类之间密切关系的不同侧面,20世纪女性文本话语方式的变化,是这种密切关系在特定条件下的反映。 本文认为,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作为“主体间对话”的情感话语、作为“主体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的革命话语、作为“对此在世界的把握”因而受制于文化的意识形态话语、作为“一种文化批判力量”去反思文化的性别话语,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语言与人类的关系。可以说,“五四”时期的情感话语是语言影响并改变人们思想情感的结果,战争时期的革命话语是语言影响并改变人们行为方式的产物,建国后的意识形态话语是话语主体确定其文化霸权地位的手段之一,新时期的性别话语音先表现出与五四类似的情感话语方式,后新时期以来则在西方女权主义影响下显示出语言的颠覆功能。20世纪女性文本的话语方式,至少从话语方式与人的关系、情感话语的基础地位、中西方女性主义文本的主要差异及话语方式变迁的潜在规律等四个方面给了我们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