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长细粒煤浮选-絮凝工艺组合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ckaro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彬长矿区火石咀细粒煤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灰分、硫分含量较高的现状,进行了浮选-絮凝选矿试验。试验从影响浮选的工艺因素入手,考察了原煤性质、煤浆浓度、药剂制度、工艺流程、絮凝剂选择等因素对浮选精煤产率及精煤中灰分、硫分的影响,采用分步释放工艺浮选精煤。探讨了煤粒度级(A)、煤浆浓度(B)、捕收剂用量(C)、起泡剂用量(D)、搅拌转速(E)对精煤产率、灰分、硫分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对各因素间的无交互作用进行了试验,得出了影响精煤产率的显著性因素是:D>E>C>A>B,及最佳工艺组合条件A2B4C1D3E3。即煤粒度级0.125-0.074mm、煤浆浓度60g/L、捕收剂用量1.73g/kg(此处kg代表空气干燥基煤样质量,下同)、起泡剂用量0.18g/kg、搅拌转速2000r/min时,可直接获得产率38.26%,灰分3.52% ,硫分0.34%的精煤。在最佳浮选工艺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选矿过程中捕收剂乳化、浮选-絮凝工艺组合进行了探讨。在捕收剂乳化试验中,选用四种不同类型的乳化剂对捕收剂进行乳化、浮选。其中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乳化效果最好,在油水比1/1时,浮选出的精煤产率61.59%,灰分4.21%,硫分0.43%,浮选节油率达到50%。在浮选-絮凝试验中,选用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絮凝剂,其中以聚合氯化铝对浮选影响显著。通过浮选-絮凝试验与浮选试验结果对比可知,当聚合氯化铝的用量为0.1g/kg时,精煤产率42.15%,提高0.89%;精煤灰分2.96%,降低0.56%;硫分0.31%,降低0.03%;完善指标46.98%,可燃体回收率52.58%,节油率50%。通过工艺优化,确定彬长细粒煤浮选-絮凝最佳工艺组合条件,即煤粒度级0.125-0.074mm、煤浆浓度60g/L、乳化捕收剂(捕收剂经十二烷基硫酸钠乳化)0.865g/kg、起泡剂用量0.18g/kg、絮凝剂用量0.1g/kg,搅拌速率2000r/min时,获得产率42.15%,灰分从22.21%降低为2.96%,硫分从2.07%降低为0.31%的低灰低硫精煤。采用浮选工艺优化、捕收剂乳化和添加絮凝剂等措施,对彬长细粒煤脱灰降硫浮选制精煤的研究,为彬长细粒煤今后的工业化洗选加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柴油机技术的进步,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柴油车每年以飞快的速度增长,由于人们对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视,汽车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舒适性,已成
基于多维条件矩封闭方法,本文构筑建立了用于数值模拟火灾中常见的湍流非预混火焰的数值平台。该程序能够在考虑详细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下,获得对多维火焰结构的详细数值描述
输电线覆冰将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会导致杆塔荷载增大、输电线垂度增大。覆冰严重时还会引起倒塔。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气候越来越恶劣,研究出一种可有效防止输电线路冰灾的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含水率较高的粘性土层因其土体具有不可忽略的蠕变性会导致围护结构变形进一步增大,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工程事故频发。对于该种高含水率的粘土地区,确定合理
关于肌电控制接口的研究已有60多年的历史。相比传统的基于幅值的方法,基于模式识别的方法能够使残肢患者直观自然地控制假肢手,因此更适合于多自由度假肢手的控制。在实验室条
喷丸强化是提高金属零部件疲劳性能最有效的方法,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强化是喷丸强化技术的延拓与发展,是一种新型的喷丸强化技术。   该论文根据后混合水射流喷丸喷头内外湍
煤炭资源是我国国家安全与经济腾飞的重要保障,我国许多地方的煤矿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矿井水害威胁制约着煤炭的安全开采。受水害威胁的煤炭储量占我国目前一部分矿井煤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超细煤水煤浆中加入一定量的固硫剂,可以有效控制超细煤水煤浆燃烧过程中硫的释放,起到固硫作用。但固硫剂的加入对超细煤水煤浆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对超细煤水煤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