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高共情组与低共情组在积极情绪启动或者是消极情绪启动的条件下,使用分心和认知重评的情绪调节策略后,情绪恢复的效果是否存在差异。方法:1)采用共情量表IRI对150名被试进行调查,选出高共情组与低共情组。2)以两段电影片段对两组被试进行积极或消极的情绪启动。3)运用指导语引导被试采用不同情绪调节策略进行情绪调节,采用自我报告法与生理唤醒指标相结合的方法,探讨40名高共情者与40名低共情者在基线阶段、情绪启动阶段和情绪恢复阶段两组情绪改变的差异。结果:1)在共情问卷的评定上,男性被试分数与女性被试分数差异显著,男性被试分数(M=90.85)低于女性被试分数(M=96.46)。2)情绪启动前即基线阶段,高、低共情组对正性情绪的评定没有差异,对负性情绪的评定也没有差异。3)情绪启动后,高共情组被试对负性情绪刺激比低共情组被试更为敏感。从生理指标上看高共情组在两种情绪启动条件下都有生理唤醒,而低共情组只有在积极情绪启动条件下才有生理唤醒,高共情组比低共情组更容易唤醒。高共情组在积极启动后比低共情组增加了更多的正性情绪,在消极启动后比低共情组增加了更多的消极情绪。4)在情绪恢复阶段,在积极情绪启动下高共情组使用分心策略后,正性情绪明显减少负性情绪明显增多。在消极情绪启动下,高共情组在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后负性情绪明显减少,低共情组在使用分心策略后负性情绪明显减少。从生理指标来看,在积极情绪启动下,高、低共情两组被试在使用分心策略后生理值发生了明显改变;高共情组使用认知重评策略后生理值发生了明显改变。在消极情绪启动下,高共情组在使用分心和认知重评两种策略后生理值都发生了明显改变;低共情组在使用分心策略后生理值发生了明显改变。结论:1、共情能力存在有性别差异,且女性共情能力比男性共情能力更高。2、高共情组比低共情组更为易感,在情绪启动阶段,高共情组比低共情组对负性情绪刺激更为敏感。3、高共情组比低共情组的情绪恢复效果更好;分心的调节策略比认知重评的调节策略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