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渗水试验(试坑、单环或双环)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中评价地表土层垂向入渗能力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把环内水通过包气带到达潜水面的运动近似看作一维垂向运动,应用Ampt-Green模型,解出土层的垂向饱和渗透系数。或者当试验时间比较长,水头下降速度达到稳定时,这时可忽略环中水柱高度的影响,近似认为垂向水力梯度为1,最终水头下降速度便是土层垂向饱和渗透系数Ks。试验结果常用来评价降雨、湖泊、河流的入渗补给能力。其中双环法,由于外环促进了内环中水体的垂向入渗作用,减少了内环水体侧渗所带来的误差,因此测量精度普遍比试坑法和单环法要高,应用广泛。然而,正如所有入渗试验所具有的不足一样,双环法所测定的结果也仅仅是反映了试验土壤的一个综合性参数,它很难获取地下介质的非均质信息。为此,进一步研究双环法测定试验中水体在多孔介质中的实际入渗过程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识别介质渗透特性的目的,在甘肃北山高放废物预选区的新场场址区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成像监测方法进行了双环入渗试验,以认识双环法中的水体入渗过程,为根据双环法所获得的饱和入渗系数提供更可靠的支持。并进行紫金山和滁州水科院试验基地双环入渗电法监测成像试验。通过本研究获得了以下成果:1.建立了电阻率模型,运用RES2D软件模拟了双环入渗初始状态和稳定状态视电阻率成像情况。2.采用了 GMS软件模拟稳定状态双环入渗情况。建立数值模型,分析内外环插入深度对双环入渗的影响。发现内环相对外环有更好的约束作用,同时,外环对内环垂向入渗作用也不可忽略。3.应用电阻率成像法对北山双环入渗过程进行了二维监测研究。分析了入渗过程不同深度测点视电阻率变化,近似得到了分层饱和的时间。分析同一深度所有测点视电阻率变化,近似得到了入渗锋面的推进情况。外环的侧向入渗,及其对内环水流垂向入渗的促进作用通过视电阻率等值线图能够体现,双环装置对于水流的入渗路径有一定的影响。4.进行了紫金山和滁州水科院试验基地双环入渗试验,获取入渗系数,由于气候潮湿,粘土具有很好的持水性,初始含水率高,采用湖水、地下水入渗时,入渗区的电阻率响应不明显。当自来水入渗时,电阻率出现增大的现象。进行了盐脉冲双环入渗,入渗区电阻率减小。说明在场地附近取水入渗电阻率特征不明显时,可以尝试采用自来水作为高阻体,盐水作为低阻体进行入渗监测。采用视电阻率相对变化图能更好的显示入渗过程电阻率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