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建模及变形仿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luckyc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化建模技术是在计算机系统中采用虚拟的数字化模型对现实物体的几何形状、结构、性能等进行描述,广泛地应用于虚拟制造、虚拟装配、动画等领域。变形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物体受力变形的过程进行模拟,要求具有精确性和实时性,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合理的调节两者的侧重。这两种技术的不断成熟促成了一个新兴领域——虚拟手术的飞速发展。虚拟手术的出现给医生带来了更多的手术资源,更短的培训周期和更低的培训成本。由于活体组织的获取极为困难,角膜虚拟手术成为了当今虚拟手术领域中迫切需要发展研究的对象。论文针对角膜虚拟手术,以几何建模、物理建模、变形仿真技术为主线,研究实现角膜虚拟手术的关键技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数字化建模及变形仿真技术,对角膜虚拟手术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2)综合研究了角膜虚拟手术的关键技术:几何建模技术;有限元模型、质点弹簧模型等变形建模技术;欧拉算法、龙格库塔算法等数值计算技术;碰撞检测技术;力反馈技术等。(3)提出了个性化角膜几何建模方法,根据角膜地形图仪所得出的角膜表面精确三维点云数据来对角膜进行个性化几何建模;在几何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支撑球弹簧模型进行物理建模;利用适当的物理定律及数值解法对其进行位移求解,实现变形仿真。(4)采用AABB包围盒算法和球包围盒算法实现角膜与虚拟手术器械之间的初步和精确碰撞检测;采用Falcon力反馈设备,实现角膜和虚拟手术器械之间的力觉反馈。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VS2008为开发平台,结合CHAI3D开发包、CATIA、3Ds Max和OpenGL等软件,采用Falcon力反馈设备,成功搭建了具有力反馈功能的角膜虚拟手术仿真实验平台。设计了角膜变形实验、碰撞检测实验、力反馈实验和有限元对比实验,其结果基本能够满足角膜虚拟手术的需要,该平台可以为今后开发商用的角膜虚拟手术系统提供技术基础。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作为新一代发展最迅速和最有效的传感器之一,有全天候、全天时的侦察特点,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港口目标,包括港口以及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精神.基于此,文章以“促进民族团结”一课的教学为例,探索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
振动主动控制技术是航空航天领域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对降低振动引起的飞行噪声、提高飞行舒适度、延长飞行器疲劳寿命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从惯性作动器和PID控
随着中国铁路进入高铁时代,中国高速列车的发展已经走向世界前列。高速列车本身是一个大的系统,面临着弓网关系、轮轨关系、流固耦合关系等众多挑战。其中,受电弓-接触网是高速
边界层的分离和再附存在于很多工程应用领域,并被广泛研究。由于剪切层的K-H不稳定性,在流动分离后的初始部分剪切层内会自然卷起大尺度流动结构,这个过程与几乎不受下壁面影响
力触觉再现借助于力触觉再现设备和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仿真环境,使操作者可以触摸、感受和操作虚拟物体,从而进一步提高虚拟现实系统的真实感和沉浸感,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
真三维技术相比视差型三维显示技术,具有深度空间,无需佩戴辅助设备,可以多人多视角观看;相比全息式三维显示,它更易实现动态显示和真彩色。固态体积式真三维显示作为真三维
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作为视频监控中的核心部分,是实现智能监控、目标识别的基础,因此得到了国内外大量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真实室外复杂背景条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SensorNetwork)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军事、环境监测、医疗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对于诸多应用如目标跟踪、森林火灾监控、远程数据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