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探讨20世纪初新兴国家首都计划中新德里、堪培拉、南京的首都建设的形象及其产生原因,并尝试通过对比三者首都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内容,了解二十世纪初理想城市理念在新兴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20世纪初新兴国家首都计划中新德里、堪培拉、南京的首都建设的形象及其产生原因,并尝试通过对比三者首都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内容,了解二十世纪初理想城市理念在新兴国家首都建设中的反映,拓展理解政权与首都空间形态的重要关系。本文从二十世纪初首都建设的国际背景和首都规划两个切入视角,对首都物质形态及其背后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在首都建设的国际视角下,回顾梳理了二十世纪初以城市健康与市政改造、城市道路布局和城市公共空间三条线索的理论脉络作为铺垫,理解首都建设时期国际范围内的规划思想背景,以明确二十世纪初城市建设理想性和现实性的内在需求;在首都规划视角下,以二十世纪初新兴国家首都建设中具有共性的印度新德里(1911)、澳大利亚堪培拉(1913)、中国南京(1929)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三者首都规划中的首都基础设施与建设预期、首都道路布局和首都公共空间进行比较研究,以呈现首都规划建设中不同层面的关联性和差异性的物质表现。综合对比研究有如下发现:首先,在决定创建一个新首都时,政权对于统治范围内的大型干预就已开始,官方对于首都中“理想城市”话题的论述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需要。首都建设以二十世纪初代表科学进步内涵的“经典城市范式”来指导设计,以此佐证新政权开展大规模建设的先进性。其次,首都建设所呈现的理想城市形象是一种被操纵的物质形态,通过对比三个新兴国家的首都建设活动,可以发现在城市结构、中央政治区、公园广场、居住区、建筑风格等层面都能看到民族主义对设计的影响,政权对首都物质形态具有重要的“解释权”。最后,二十世纪初新兴国家首都建设形象背后,还涉及规划者的个人理想和政权对建设现实的考量。物质形态背后规划师与统治者的博弈,使得首都物质空间塑造不是当下民生或现实场地条件的回应,而是一个容纳各方规划思想碎片的容器。本文试图通过二十世纪初三个具有相似建都背景的首都规划建设进行横向对比,为研究当时世界各地首都规划活动,及其首都计划之间发生的交互影响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第二,以“首都形象”视角重新审视二十世纪初新兴国家首都规划,对当下以及未来仍将持续更迭的首都建设活动的视角广度与认识深度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正文共约60000字,图表74幅。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列车运行平稳性及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及工程技术研究人员的重视。高速铁路扣件系统是一种将钢轨与轨枕紧固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可以阻止钢轨
产气荚膜梭菌可以引起猪的坏死性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在猪体内导致严重的腹泻,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给全球的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阿维拉霉素和安普霉素作为动物专用
气液两相反应器在化工过程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气液两相流动及传质在化工生产中也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气液传质机理及如何强化传质对气液反应器一类的传质设备优化及改进具有非常
校园湖泊作为设计要素,既是校园文化景观的传承,也是新世纪以来新建校园时规划设计者的青睐。广州高校具有理水建湖的传统,校园湖泊的空间发展是一个随着校区建设提升而变化
钢桁梁桥具有匀质且自重轻,易于工厂化制造,便于无支架施工,安装速度快,抗震性好,便于回收利用等优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后续运营管理要求很高,而
由于稀土永磁材料供应不稳定、价格较高和高温时易发生不可逆退磁现象,而铁氧体永磁具有供应稳定、成本低的独特优势,铁氧体永磁同步电机逐渐成为稀土永磁同步电机的一种替代
汞作为一种剧毒重金属,可以存在于大气、水体、土壤及生物体内,会对环境和人类造成极大的危害。我国每年排放的汞约占全球1/3,对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特别是汞赋存于土壤中带
在东西方绘画艺术史里,艺术家们对线的理解与运用各有其不同。其中,线作为介于点与面之间的绘画元素,不仅可以演变为独具个性意识的情感载体——把描述自然物象的结构“性格化”,而且还可以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呈现出文化互文的历史观照。本文试图通过线在绘画创作中的“情感隐喻”及其视觉表现等问题,展开《月夜》系列的创作梳理,其针对“情感隐喻”的创作体验及其理论探讨将涉及下列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艺术心理学等知
同步调相机具有良好的无功调节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特高压电网。定子线棒作为同步调相机电磁转换的基础环节,其设计在同步调相机设计中占重要地位。定子线棒为减少涡流损耗,通
页岩气是当今油气资源勘探的前沿领域,其资源量分布显著影响着世界能源格局。页岩气资源量评估多采用间接法,即通过室内吸附-解吸实验明确页岩含气性特征,但实验多在干燥环境下进行,缺乏对页岩储层气-水分布特征的深层次认识,导致页岩含气量测算值普遍偏高,难以客观评价页岩气藏的开采潜力。基于含水页岩甲烷吸附规律认识不足的现状,以实验测试为基础,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陆相页岩的矿物组成分析、储集空间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