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整体格局视野下的标志性建筑选址历史经验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slin5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整的建筑设计应当包括选址设计和单体设计,选址从古至今都是建筑营造的第一步。标志性建筑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促成了一个城市文化空间秩序的形成,且其选址不是单独存在的点位而是与城市整体格局相关的体系,它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引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以城市整体格局为视角,选取中国古代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古人的择址观念,梳理古代标志性建筑的选址模式,总结历史经验为现代代表城市文化的标志性建筑选址提供参考和启示。重视建筑的选址是中国古代建筑营造的优秀传统,其择址观念和选址模式是宝贵的历史经验,值得研究和继承。论文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相关书籍和地方志为基础资料支撑。首先,分析和总结当代标志性建筑的概念误读和其选址缺失的现状,提出研究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提取大量标志性建筑实例,对其选址进行梳理,以其所在的位置,即以“节点”、“控制点”、“边界”作为分类标准建立实例数据库,并从中挖掘古代城市中标志性建筑的选址技术性、社会性、空间性影响因素。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以城市整体格局为视角,以研究空间关系为侧重点,进一步通过图示语言分析得出的三种基本选址模式,点模式、轴模式、域模式。再次,通过以上研究,将研究归纳得出环境择宜、意境追求、秩序组织三个基本选址观念,并总结为自然意识、整体意识、人文意识的古人标志性建筑选址意识。最后,选址注重大尺度山川格局、尊重前代建筑遗存、标志性建筑形成城市标志体系并且在城市内外构建精神圈层是中国古代城市中标志性建筑选址值得继承的经验。
其他文献
新生儿重症监护是一种综合性多学科救治模式,指对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新生儿给予持续护理、复杂的外科处置、连续的呼吸支持和其他较强的干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危重新生儿进
商业地产的激烈竞争使主题化成为开发商新的关注焦点,旅游、体育、影视、文化等主题地产应运而生,其中,基于历史文化主题的商业步行街开发建设备空前火热。历史文化主题商业步
小城镇街道是城镇居民生活、交往、休憩和娱乐的主要空间与场所,也是反映小城镇形象和城镇环境的核心。随着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当下中国许多小城镇都出现了一种让人十分担忧的局
学位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随之持续提高。在经济动力的推动下,我国城乡居民需求由“生存型阶段”转向“发展型阶段”,但是,我国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却没有
从改革开放至今,城市化水平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分析中国很多城市的发展历程,除了首都北京、经济中心上海、深圳珠海特区在80年代有较快的发展外,绝大多
在城市可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山地资源环境的开发愈加引起重视并逐步克服困难。而城市空间形态作为城市发展演变的外在表现形式,通过对空间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建筑能耗不断增长,造成的环境问题(比如雾霾)也日益严重。我国工业建筑面积占所有建筑面积的比例较大,工程投资额占总投资
在全球性城市萎缩的大背景下,尽管我国的大城市还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并没有出现像西欧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面临整体的城市衰落,但中国一些城市的一些地区确是出现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