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整的建筑设计应当包括选址设计和单体设计,选址从古至今都是建筑营造的第一步。标志性建筑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促成了一个城市文化空间秩序的形成,且其选址不是单独存在的点位而是与城市整体格局相关的体系,它一定程度上影响或引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本文以城市整体格局为视角,选取中国古代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古人的择址观念,梳理古代标志性建筑的选址模式,总结历史经验为现代代表城市文化的标志性建筑选址提供参考和启示。重视建筑的选址是中国古代建筑营造的优秀传统,其择址观念和选址模式是宝贵的历史经验,值得研究和继承。论文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中国本土城市规划相关书籍和地方志为基础资料支撑。首先,分析和总结当代标志性建筑的概念误读和其选址缺失的现状,提出研究课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提取大量标志性建筑实例,对其选址进行梳理,以其所在的位置,即以“节点”、“控制点”、“边界”作为分类标准建立实例数据库,并从中挖掘古代城市中标志性建筑的选址技术性、社会性、空间性影响因素。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以城市整体格局为视角,以研究空间关系为侧重点,进一步通过图示语言分析得出的三种基本选址模式,点模式、轴模式、域模式。再次,通过以上研究,将研究归纳得出环境择宜、意境追求、秩序组织三个基本选址观念,并总结为自然意识、整体意识、人文意识的古人标志性建筑选址意识。最后,选址注重大尺度山川格局、尊重前代建筑遗存、标志性建筑形成城市标志体系并且在城市内外构建精神圈层是中国古代城市中标志性建筑选址值得继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