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站在中国本土化设计的基础上,重点研究湖南民间竹器的设计规律与设计文化,并结合地域特征、民俗文化、农耕文明等文化要素,对民间竹器进行系统的、整合的思考,不仅是思考民间竹器设计的出路,更重要的是要为中国现代设计提出可供参考的依据。全文以民间竹器的艺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为研究主线,对湖南民间竹器的设计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就设计文化的角度来看,湖南民间竹器的设计文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涵,即设计器物层、设计组织层、设计观念层,这三个层面所对应的知识体系为,一是设计器物层,探讨湖南民间竹器基本特征,包括湖南民间竹器的材性、品系等要素;二是设计组织层,探讨湖南民间竹器的设计规律,主要从湖南民间竹器的技术、艺术特征及地域文化、湖湘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等文化语境对湖南民间竹器的影响;三是设计观念层,探讨湖南民间竹器的设计振兴思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工艺设计理论。设计器物层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湖南民间竹器的品系,二是湖南民间竹器的地缘物性。根据湖南民间竹器品系上的关联性,笔者将湖南民间竹器分为七个大的品系,即:与水相关的竹器;与火相关的竹器;与食相关的竹器;与住相关的竹器;与穿戴相关的竹器;与常见动作行为相关的竹器;基于装饰的竹器。这七个品系基本涵盖了近现代民间竹器的构成。根据湖南境内不同竹种的地域分布,分析了湖南民间竹器的地缘物性差异及特征,如湘西南地区的宝庆竹刻(楠竹);益阳水竹凉席(水竹);以绵竹、楠竹、桂竹为主要原料的湘西背篓;中方竹编斗笠(绵竹、桂竹);湘中石鼓油纸伞(楠竹、桂竹)等。设计组织层包括湖南民间竹器的艺术特征、技术特征和文化特征,这些特征是湖南民间竹器设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艺术特征的分析方面,本文从点形态、线形态、面形态、体形态等方面分析了湖南民间竹器的形态构成,并提出了湖南民间竹器形态具有他为性、他主性、他控性的特点;从雕刻、烙花、留青、染色、编织、镶嵌等方面,分析了民间竹器的装饰性特征和装饰性形式;根据民间竹器以原色为主的特点,介绍了竹黄色、竹青色、竹褐色、竹材化学着色、竹材涂饰着色、竹材漂白等方面的特征。湖南民间竹器的技术特征,是民间竹器设计文化的另一重要构成主体,主要包括工具体系和工艺体系。文中从采竹工具、切竹工具、剖竹工具、匀篾工具、竹刻用工具、编织工具等方面,分析了湖南民间竹器的工具体系。从竹段的截取、竹段的脱油、竹段的弯曲与矫正、竹段的漂白、竹段的结合、组装和面层加工等工序,分析了民间竹制家具的制作工艺;从竹丝竹篾的制作、竹篾的表面处理、竹器的编织、竹器的后期加固等工序,分析了民间竹编器具的制作工艺;从竹刻用材的选择、圆雕、镂雕、透雕、浮雕、阴刻阳刻等竹刻技法的使用及后期表面抛光、打磨等工序,分析了民间竹刻器具的制作工艺。根据民间竹器艺术特征和技术特征的研究,文中论述了湖南民间竹器器以致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顺天应民,独具匠心的设计逻辑;经验相继,代代相传的设计伦理;开物成务,“道”“技”合一的设计思维;百折不饶,兼修并蓄的设计精神;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设计文脉。并分析了影响湖南民间竹器设计的文化体系,主要有:湖湘文化、移民文化、农耕文化、生活方式以及跟设计技术相关的文化体系,如工具文化、工艺文化、材料文化、形态文化、功能文化等。最后分析的是设计观念层,文中指出了湖南民间竹器走向衰落的原因及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时代发展脉搏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民间竹器发展创新的三种方式:以产品创新为主导的设计观,以文化传承为主导的传承观,以技术革新为主导的发展观,希望以此促进民间竹器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