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担保制度是我国建筑业为了规避和控制建筑工程风险而建立的风险信用制度,是一种维护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工程参与各方守信履约的风险管理机制。近几年的工程担保实践表明:这一制度行之有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工程担保行业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问题,尤其值得认真研究。
我国社会信用基础薄弱,信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信用信息披露制度缺失等原因导致了工程担保市场信用缺失现象严重。工程担保行业缺乏相应的信用管理体系,使得有些工程担保机构为了得到担保业务,投机取巧,采取不规范的运作方式出具保函,损害了其他担保机构的利益,引起了工程担保市场的不正当竞争,扰乱了工程担保市场秩序,削弱了工程担保的作用,影响了工程担保行业的声誉,同时也扰乱了整个建筑市场的秩序,阻碍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本文是在研究信用管理基本理念的基础上,结合了工程担保行业自身的特点,将信用管理的思想引入到我国的工程担保行业中来,探讨了要在我国建立工程担保行业的信用管理体系。论文从信用管理基本理论出发,首先研究了在加强立法的基础上,工程担保机构如何提升自身的信用;深入探讨了要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对工程担保行业进行信用管理,并对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的理由进行了论述,同时就如何建立工程担保行业的信用档案,以及如何建立失信惩罚机制进行了研究。论文重点在第四章研究了对工程担保机构进行信用评价时,信用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信用评价指标的合理选取。
建立工程担保行业信用管理体系,有助于规范工程担保机构的担保行为,提高工程担保机构的信用透明度,能够真正发挥工程担保制度的作用,促进工程担保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工程担保行业的信用管理体系作为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担保行业的信用提升能够带动整个建筑市场的信用发展,有利于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完善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对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建筑市场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