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对不同来源的煤矿井下事故中重症胸外伤患者救治资料,分析其病死率、感染率等数据,探讨煤矿井下事故中导致的重症胸外伤患者的伤情特点;评价三级急救网络模式在煤矿井下事故中导致的重症胸外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所具有的优势。方法:确立并规范三级医疗急救网络的流程。对井口急救员、矿医院及总医院各急救小组进行规范化培训、急救演练及考核,对应急救援设备和硬件进行标准化配置。根据AIS 90评分标准,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月晋煤总医院收治的112例煤矿井下事故导致的重症胸外伤患者(胸部创伤AIS>3)。按患者院前急救模式分组为试验组(64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试验组采用三级救援网络模式(综合性医院创伤急救中心-矿医院-井下/井口急救站)进行救治;对照组采用普通急救模式(120急救/当地医院-本院)进行救治。对比分析不同的应急救援模式救治的煤矿井下事故中胸外伤患者的伤情特点,比较两组伤员在感染率、死亡率、生化指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乳酸及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上的差异。探讨不同的应急救援模式对重症胸外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煤矿井下事故中重症胸外伤患者在伤后有2个明显的死亡高峰时间段;病死率高,其中复合伤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单纯胸外伤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越短,感染率越低;开放性损伤患者的感染率明显高于闭合性损伤患者。本研究中,试验组的发病到获得治疗时间、感染发生率、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乳酸值、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井下事故中重症胸外伤患者,采用三级救援网络模式进行救治,可以有效的改善病情、控制伤情进展。结论:与普通的急救模式(120急救/当地医院-本院)相比三级救援网络模式(综合性医院创伤急救中心-矿医院-井下/井口急救站)是一种集信息网络告知、现场院前救护、院内急诊抢救、手术治疗、ICU监护及专科治疗等融为一体的信息化、整体化、环环相扣的急救新模式。救援能力强、救援效率高,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