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形成与资本积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资本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储蓄—投资转化率的高低。目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整个国家正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由封闭经济转向开放经济。在这一转变历程中,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过渡伴随着剧烈的震荡与变化。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储蓄、投资行为也一样正经历着转型期。本文通过建立、估计和检验随机参数模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并且应用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等相关理论对我国转型时期的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行研究。论文从三个方面对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率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论文从三部门经济(封闭经济)视角分析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情况。论文以我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为横截面单元,利用各横截面单元1980-2004年的样本组成面板数据,通过建立、估计和检验随机参数模型考察我国各地区储蓄-投资转化率,并基于此揭示各区域之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低下并且区域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地区的转化率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然后,论文从开放的视角分析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情况。一方面,论文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储蓄的影响。论文先定性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储蓄的影响机制,而后通过建模定量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储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储蓄、外商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均衡关系,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我国的储蓄水平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论文通过建立、估计和检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定量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1.就全国整体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有正面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有显著的挤入效应。2.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动态效应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对于东部地区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部地区投资有显著的挤出效应。而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有显著的挤入效应。最后,论文从动态的视角分析了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情况。首先简单的介绍了的几种常见的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和McCoskey和Kao基于残差的面板协整检验;进一步建立了我国储蓄-投资转化率的面板数据模型,并且应用上述理论以及完全修正的OLS估计对模型进行检验和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国内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且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的短期调整效应;而后考察了东亚各国的储蓄-投资之间的动态关系,并且和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