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分别在2011年11月—2012年1月和2012年5月—2012年7月两个不同季节条件下采用相同的试验设计进行两批饲养试验,探讨了脱酚棉籽蛋白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屠宰性能、肉质性能、器官指数和饲粮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旨在对脱酚棉籽蛋白在黄羽肉鸡上的饲用价值进行系统评定,为脱酚棉籽蛋白在肉鸡饲粮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两次试验均选用1日龄黄羽肉鸡320羽,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对照组日粮以豆粕为唯一蛋白质饲料原料,营养水平参照黄羽肉鸡营养标准NY/T33-2004。试验Ⅰ、Ⅱ、Ⅲ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脱酚棉籽蛋白分别替代对照组豆粕提供蛋白的30%、60%、100%,在饲粮中的添加比例前期(0-3周龄)分别为8.87%、17.70%、29.5%,后期(4-7周龄)分别为8.19%、16.37%、27.2%。并调整配方使各处理组饲粮的代谢能、粗蛋白、蛋氨酸水平一致,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相当。各试验期均为49天。两次饲养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1)从试验全期的生产水平来看,试验一中各处理组黄羽肉鸡在日增重、日采食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料肉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二中各处理组在日增重、日采食量、料肉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21和49日龄时,各试验组的血细胞计数(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且随着脱酚棉籽蛋白添加量的增加各试验组间无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各处理组间黄羽肉鸡21及49日龄的血清ALT、AST、UA、TP、 ALB含量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3)饲粮中以脱酚棉籽蛋白部分或全部替代豆粕对黄羽肉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器官的发育也没有显著影响(P>0.05)。(4)脱酚棉籽蛋白对肉鸡肉品质没有显著影响。(P>0.05)。(5)0-3周龄,处理组间的干物质、粗脂肪以及能量表观利用率无显著差异,在数值上,试验组都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粗蛋白表观利用率组间差异显著(P=0.04),其中试验Ⅱ、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7周龄,各处理组间的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和能量表观利用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各种养分表观利用率均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在保证饲粮代谢能、粗蛋白、蛋氨酸水平一致,赖氨酸和苏氨酸含量相当的情况下,用脱酚棉籽蛋白替代不同比例豆粕可以蛋白可取得黄羽肉鸡在玉米—豆粕型常规饲粮条件下的饲养效果。因此,脱酚棉籽蛋白作为肉鸡饲料中的一种蛋白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部分豆粕,鉴于脱酚棉籽蛋白高比例替代豆粕的相关研究仍不多见,建议常用脱酚棉籽蛋白的最高替代比例以6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