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j_l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细胞培养及诱导分化技术,分离培养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并使之转分化为胰腺干细胞及胰岛素分泌细胞(胰岛样细胞),为进一步开展胰岛移植的临床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方法: 以V型胶原酶消化加滤网过滤法,分离SD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DMEM/F12培养液,用添加bFGF、EGF等细胞因子的基础培养基培养,7天后可形成单层,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其表面标志ck-19的表达,当细胞扩增、融合至80-90%时,通过诱导分化培养基,诱导胰腺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3周后对转分化后的细胞进行DTZ染色检测胰岛样细胞团内是否有Insu-lin。 结果: 成功分离、纯化了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并使其得到有效扩增,有效抑制了胰岛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污染,纯化后大部分细胞表达ck-19(胰腺干细胞的标志)阳性,诱导后细胞逐渐增大、变形,并出现类圆形小细胞,聚集成团,继而得到圆形或椭圆形的胰岛样团状结构,细胞团慢慢增大、增多,3周后细胞团DTZ染色阳性。 结论: 该方法可较好的分离出胰腺导管细胞,经鉴定该法培养所获细胞具有胰腺干细胞的特性。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分化形成胰岛β细胞。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产科超声检查在产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产科不可缺少的影像诊断工具,产科超声检查不仅可诊断胎儿方面的异常,而且能评估母体方面的疾病,尤其近20年来随着超声仪
患者女,60岁。主诉:下肢肿胀3年,外阴多发丘疹1年。现病史: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肿胀,晨轻暮重,后肿胀加剧,并出现双下肢增粗及外阴肿胀。1年前发现外阴数个绿豆大
研究背景突发性聋是指72h内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HL,可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甚至出现精神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