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R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及性能优化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s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业的代表。目前,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我国已成为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然而核心部件缺失,严重依赖进口。研究核心部件组成的伺服驱动系统对提高我国机器人关键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精密装配、人机协作等领域对工业机器人的动态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伺服驱动系统是运动系统的核心,决定了整机的动态性能。本文以一款国产六自由度机器人BRIR801-5为例,在其运动学和动力学基础上,求得伺服驱动系统在具体工况下的输入曲线,研究机电参数对伺服驱动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改进型D-H法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推导了一种计算简单的几何法求逆解。并通过Matlab工具箱Robotic Toolbox进行了运动学的仿真,验证了建模的正确性。规划了一个机器人实际搬运工况,基于ADAMS仿真软件进行了逆动力学的仿真,求解搬运过程中的各关节电机的输出力矩。(2)建立了机器人伺服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模型,为节省参数调试时间,进行了伺服电机PID参数整定。建立了伺服驱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驱动系统的控制参数和传动部分的机械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机理,并通过simulink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3)针对PID控制下,伺服驱动系统在负载突变时动态跟踪精度变差的问题,采用滑模算法设计了伺服电机的速度环,并设计了负载的全维和降维状态观测器,将滑模控制算法、PID控制算法和基于负载观测的PID算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滑模控制算法在抗负载扰动方面具有更优越的性能。(4)为验证机电参数对伺服驱动系统影响机理的相关理论,设计了交流伺服驱动系统测试实验台,介绍其工作原理和硬件组成,进行了伺服驱动系统的机电动态特性实验,验证了伺服系统建模和机电参数对系统影响机理的正确性,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机器人的动态特性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显微结构为马氏体与铁素体组织的双相钢是主要的汽车用钢之一,但因其两相界面交界处为薄弱区,易于断裂,不能满足高强度级别需求。而Q&P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热处理工艺,即在保温
《内蒙古生活周报》是由《内蒙古日报社》为更好的服务蒙古语读者而创办的国内唯一一个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的生活类报纸。本文探索研究了《内蒙古生活周报》创刊以来不忘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控制铁路信号设备的核心技术,伴随着铁路运输的高速发展,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合理性、实时性和高效性也成为影响铁路控制系统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的关键因素。在
随着移动设备数量的飞跃式增长以及许多新兴的应用程序不断涌现,移动网络的流量呈指数级增长,导致移动用户对数据内容和计算应用程序的需求空前增加。传统的集中式网络架构由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分组码,这种码型在定义的时候是利用了它自身的校验矩阵的,因为校验矩阵具有稀疏特性,所以LDPC码在译码的时候,可以采用置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区都关注安全生产方面的建设和提高,许多地方都特别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设,尤其是安全监管部门,许多部门都使用手工的操作方式进行管理,单一、不够精细,
研究目的:通过对我国2008-2018不同类型高校羽毛球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探寻该方向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及研究相对滞后方面。以发展联系的方式探寻羽毛球研究生
越来越多的领域采用无人机来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然而人们对其操作仍不够熟练,从而导致事故频发。为提高无人机安全操作,相关人员提出了各方面的建议。其中,改善人机交互界
由于光谱信息丰富,高光谱图像在环境检测、地质勘察和农业等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高光谱成像设备无法实现图像在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上同时高分成像,导致
通过现有的地表覆盖数据及信息服务平台,用户能够获取直观的空间分布与时空变化等信息,但对于其分布特征、地域规律、变化成因、发展趋势等用于辅助决策分析的其他专业领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