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日本金融监管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x542398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金融自由化得到了快速发展,而金融自由化一方面为金融机构提供优越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使金融风险的产生、转移和扩散的趋势不断增强。因此,越是金融自由化就越要加强金融监管。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金融监管理论为基础,分析日本战后各时期金融监管模式,揭示战后日本金融监管的特点,并结合我国现行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得出日本金融监管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金融监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初期直至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金融监管,主要以行政监管为主。大藏省以行政命令方式对市场准入、利率、业务领域的严格管制,限制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维护了金融系统的稳定,但同时也降低了金融效率。第二阶段是日本经济稳定增长至泡沫经济时期的金融监管,因为这一时期经历金融自由化过程,所以放松式的金融监管成为这一时期的监管特点。但由于其放松过程中,没有建立起任何的风险防御系统,回归到没有监管的原始状态,造成泡沫经济这一严重后果。第三阶段是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建立起以金融厅为中心的新型监管模式,金融厅的组织结构和监管特点,树立了新的金融监管的典范,成为一种体制的创新。  中国和日本都以间接金融为主,两国曾经和正在面临着金融全面开放。从日本战后各时期的金融监管模式的转变来看,日本能够根据形势不断改变金融监管模式,从而使监管具有灵活性,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日本在新型的金融监管中,金融厅能够独立实施职权,实行职能型统一监管,并建立多个协调部门协调监管,这也是可以借鉴的。而且,日本在金融自由化时期,全面放松金融监管的失误,也是对我国很好的经验教训。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小额贷款需求的增加,我国的P2P网络借贷业务飞速发展。截止至2018年2月,我国共有7360家网贷平台,累计成交额已达84102.28亿元。目前网络借贷平台主要开展个人借贷业务,即所有借款订单必须以个人名义发起,信息披露也是关于借款人自身,但对借款用途不做约束,可以投向企业,也可以用于个人消费。本文将以借款用途为切入点,研究小微企业在网络借贷平台的融资表现。参考人人
随着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风险控制工作已经逐渐地成为了全国范围内很多地方性商业银行经营以及发展的全局战略问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