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研究——基于江苏扬州的实证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w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结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居民家庭的经济行为包括收入行为、消费行为和投资积累行为。近些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和逐步走向完善,居民家庭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也扮演着投资者的角色,其积累和投资行为成为弥补政府和企业投资不足的重要补充部分。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带来了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居民的财富已经积累到一定水平。居民的财富积累以各种形式的资产(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表现出来,资产结构向多元化发展,居民家庭资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居民为了平滑生命周期内的消费和效用最大化,资产选择行为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有效的资产选择和配置方式会对居民资产总量的增长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也会对整个金融系统功能的发挥和社会经济稳定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与比较分析、问卷调查、计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居民家庭资产选择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论述,建立了分析框架。本文以处于我国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江苏省扬州市为例,对城乡居民家庭资产的现状、差异、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通过时间数列资料分析城乡居民家庭资产的总量、结构及变动情况,得出人均家庭资产总量不断上升,农村人均家庭资产增速较快但低于城镇;家庭资产内部结构呈现多样化,农村居民家庭资产构成中实物资产比重下降金融资产比重上升,而城镇居民却反之;住房和储蓄分别是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主要部分,表明了老百姓“居者有其屋”和依赖储蓄的思想依然比较严重。居民收入是资产形成的基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由于收入水平的差异带来了在资产总量和结构选择上的差异,居民收入与居民家庭资产之间呈现了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在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和资产选择方面,出现了随着收入的上升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占收入的比重均上升的的现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对城乡居民资产积累和内部结构变化影响大致相同,人均消费水平与总资产、实物资产增量关系不明显,与金融资产增量变化呈现相同的上升趋势。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对资产积累与选择存在一定影响。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居民的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以及职业等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选择,表明了人们选择自己的投资组合和自己的背景是密切相关的。运用Logit模型对城镇居民投资股票进行分析,发现户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居民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和居民家庭金融资产总量都是影响居民是否投资股票的重要因素。交易成本、金融知识和财富规模影响了农村居民大量参与股票投资的可能。研究最后提出,为推动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和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规范发展资本市场,加快创新金融工具,宣传金融理论知识,培养居民风险意识等。 本文的创新在于:运用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对城乡居民家庭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总量结构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城乡居民家庭在资产拥有及选择上的差异及影响因素;运用多元回归和Logit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城镇居民资产持有和选择的因素。不足在于未能深入分析影响居民购买股票的若干因素,以及由于资料和能力的限制没有确定居民资产结构合理区间和对居民资产总量进行预测。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全球物流特别是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正进入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物流的发展正呈现出物
学位
随着我国股指期货上市期的日益临近,我国市场对股指期货的关注度不断高涨。股指期货等衍生产品所具有套期保值、投机套利、价格发现等功能,它们的推出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金融行
古往今来,经济实力关乎一国的世界地位。经济繁荣,则国运昌盛,霸主地位不动。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技术产业则引领经济一次次地迅猛发展,由此可见,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