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和血安胎饮联合孕激素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轻、中度绒毛膜下血肿肾虚证临床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益肾和血安胎饮和地屈孕酮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轻、中度绒毛膜下血肿肾虚证患者过程中绒毛膜下血肿体积变化、血b-h CG、孕酮、D-二聚体、CA125值变化、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初步探究其作用机理,旨在为早期先兆流产合并轻、中度绒毛膜下血肿肾虚证患者提供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运用完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及病房诊断为早期先兆流产合并轻、中度绒毛膜下血肿肾虚证患者,按照本研究纳入标准进行筛选,共纳入病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予地屈孕酮、维生素E软胶囊、叶酸片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益肾和血安胎饮,7日为一疗程,观察两个疗程,记录治疗前、一周后及两周后患者绒毛膜下血肿体积变化、血b-h CG、孕酮、D-二聚体、CA125值变化、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以及有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应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试验结果。结果:1.一般情况及基线资料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孕前BMI、孕产史、停经天数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前阴道流血时间、SCH的病情程度、SCH体积(容量)、SCH体积/孕囊体积、血b-HCG、孕酮、D-二聚体、CA125值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综合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患者均随访至孕14周,所观察病例在观察周期中未出现胚胎停育及自然流产病例。益肾和血安胎饮联合西药组总有效率为93.3%;单纯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3.3%,具有显著差异(P<0.05)。3.SCH的体积变化方面治疗一周后及两周后观察组患者的SCH的体积(容量)、SCH的体积/孕囊体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一周后的SCH的体积(容量)小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SCH的体积/孕囊体积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的SCH的体积(容量)、SCH的体积/孕囊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一周后的SCH的体积(容量)较治疗前略有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SCH的体积/孕囊体积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两周后的SCH的体积(容量)、SCH的体积/孕囊体积较治疗前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运用益肾和血安胎饮联合西药能够促进绒毛膜下血肿的吸收,缩小SCH的体积,其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者。4.血b-HCG、孕酮、D-二聚体、CA125值变化方面治疗一周后加服益肾和血安胎饮组患者血清b-HCG、孕酮值高于单纯西药组,较治疗前相比,其数值也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周后加服益肾和血安胎饮组患者血清b-HCG、孕酮值仍高于单纯西药组,与治疗前及治疗一周后相比,其数值呈逐渐上升趋势,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一周后加服益肾和血安胎饮组患者的血D-二聚体值与单纯西药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较治疗前相比,其值略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两周后加服益肾和血安胎饮组患者的血D-二聚体值低于单纯西药组,较治疗前与治疗一周后相比,其值也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5);单纯西药组患者的血D-二聚体值在治疗前、治疗一周后、治疗两周后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一周后加服益肾和血安胎饮组患者血CA125值低于单纯西药组,其数值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两周后益肾和血安胎饮组患者的血CA125值稍低于单纯西药组,与治疗前及治疗一周后相比,血CA125值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不显著(P>0.05)。5.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方面观察组患者平均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为5.73±2.43天,对照组患者平均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为8.07±2.86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加服益肾和血安胎饮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小于单纯西药组,其积分值也小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两周后加服益肾和血安胎饮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小于单纯西药组,与治疗前及治疗一周后相比,中医证候积分呈逐渐减少趋势,差异亦显著(P<0.05)。6.安全性相关指标疗程观察期间,所有病例安全性相关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1.在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轻、中度SCH肾虚证患者中,增加益肾和血安胎饮在保胎有效率、减少血肿体积及促进血肿吸收、缩短阴道流血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2.增加益肾和血安胎饮组与单纯使用西药组均能升高血清b-HCG、孕酮水平值,但增加益肾和血安胎饮组血清b-HCG、孕酮值升高更明显。3.增加益肾和血安胎饮组在治疗两周后能够显著降低母体的血D-二聚体值,推测益肾和血安胎饮能够降低妊娠血液高凝状态,减少母胎之间血管阻力,改善母胎界面血循环。4.益肾和血安胎饮联合西药组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轻、中度绒毛膜下血肿肾虚证患者安全有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09-2020.12至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诊疗中心接受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A组)、常规镇痛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该研究脱落病例3例,无剔除病例,完成研究患者177例,其中A组60例予以术后常规及穴位埋线治疗,B组59例予以术后常规及地佐辛静滴镇痛治疗,C组58例予以术后常规治疗
目的:本研究主要采用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外用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和它的复发率,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苦参洗剂及奥硝唑阴道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作用机理,为苦参洗剂的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妇科门诊病人中符合
目的:本研究通过肠愈灌肠方保留灌肠联合中药敷脐治疗活动期轻中度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并分别与单纯美沙拉嗪保留灌肠及单纯肠愈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相比较。分析三种不同疗法对活动期轻中度大肠湿热型UC的各项观察指标的影响,并比较三种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发展及推广中医药治疗UC的提供更多新的理论依据。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就诊于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门诊的UC患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通督调神针刺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为降低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收集60例在安徽省针灸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针药联合组各30例,西药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2粒/次,1次/d;针药联合组在同西药组处理的基础上,予通督调神针刺,6次/周,两组均连续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纳入的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刺血疗法对活动期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艾灸联合刺血疗法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60例瘀血痹阻型RA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来氟米特片口服,20mg/次,每天一次;治疗组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联合刺血疗法。艾灸具体方法:对“足三里”
目的1.通过观察清热利胆解毒方治疗Wilson病认知功能障碍前后认知功能(Mo CA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及血清Ghrelin(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含量变化,基于Ghrelin相关通路指标研究清热利胆解毒方对Wilson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干预机制。2.以铜负荷Wilson病大鼠为模型,比较各组大鼠血清Ghrelin含量及海马区域中Ghrelin、GHS-R的积分光密度值差异,研究G
目的: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治疗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对患者的血压、血液内同型半胱氨酸、血流变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例患者通过电脑程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两组均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mg/0.8mg,口服1次/天作为基础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治疗8周后,观
目的:收集和整理明清以来主要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病的相关医案医话,将其中出现四诊、症状、病机、治法、中药这些客观因素进行进行收集归纳,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明清以来新安医家在治疗眩晕病的证治方法及用药规律,汲取其前人医家的诊疗特色与经验,不仅可以使得明清以来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病的理论更加完善和系统化,同时为今后中医诊治眩晕提供更多的临床借鉴和思路。方法:以安徽中医大学图书馆库存藏书中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的医
目的中医膏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作用的中药制品,是中药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首次对孙思邈《千金方》中内服膏方相关内容进行专题整理,主要对其方药病症进行分析研究及规律总结,同时对膏方制剂和用药特色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医膏方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当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学法等多种方法,遵循孙思邈著述卷目分类分科方法,分
目的:本文以程文囿的临床医案《杏轩医案》为基础,对医案的成书过程及编写特点、程杏轩的学术渊源、学术观点、各科临证经验、治学特点等进行研究,以期相对系统地阐发程杏轩的学术渊源和学术观点,发掘程文囿治疗内、外、妇、儿的临证经验,并总结其治学之道。方法:1.文献研究法:运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检索平台,以及查阅著作等对本课题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2.经验总结法:对《杏轩医案》中的医案进行梳理、分类、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