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河道洪水仿真模拟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济南市地势南高北低,南有广袤群山承接降水,北接黄河大堤阻隔洪水去路,小清河是洪水的唯一出路。每逢大雨,南部山区的降水形成强大径流顺山势奔腾而下,涌入市区,极易发生洪灾。近年来,随着济南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城市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城市防洪问题日益突出,目前的防汛系统已不能适应济南市快速发展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济南市政府启动了“济南市防汛预警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发工作,提高济南市城区防汛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防汛与城市建设及社会经济的协调一致发展。本文研究内容“河网洪水演进”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丹麦水利研究所开发的Mikell软件为平台,分别建立了济南市河网水动力模型和水文模型;联合运用HD模型与NAM模型,对济南市河网汇流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建模过程中一些关键的技术环节(如河网概化、参数调节等)进行研究;利用黄台桥水文站11年的实测时段流量、水位数据,确定描述济南市下垫面条件的各项参数。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的模拟河网洪水演进情况,精度能够达到预报要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推求出适合用于济南市的短历时市政雨型。在此基础上,模拟了不同频率降雨强度下,研究区域内的洪水演进情况。本文对济南市河网的防洪预警,减小洪涝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在过去的几十年时间里,强烈地震导致了重大的社会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地震更是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研究
近岸带海床起伏不平,波浪与管道轴线往往也并非正交,斜坡的存在及波浪传播方向的不同必然改变波浪对管道的三维冲刷特性,复杂的冲刷特性威胁着管道的安全运营。因此,深入研究近岸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建筑物密集、地下管线众多、场地狭小、明挖施工困难,非开挖施工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建设工程当中。顶管技术由于不需要开挖面层,就能穿越地面构筑物和
拱坝一般比较单薄,对外界气温和水温的变化比较敏感,温度荷载也就成了拱坝的主要设计荷载之一。碾压混凝土(RCC)拱坝作为一种新材料坝型,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碾压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