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武汉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2月4年间所收治含C4及以上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显微手术病例共计41例,其中髓内肿瘤11例,髓外腹侧肿瘤10例,椎管内外哑铃形生长肿瘤12例。高颈段髓内肿瘤与脊髓平均宽度比:1.08>0.80;高颈段髓外肿瘤与脊髓平均宽度比:2.18。经后正中入路行半椎板切除25次,经椎板成形术行肿瘤切除16次。结果术中切除组织病理报告结果示:室管膜瘤4例,间变型室管膜瘤1例,星型细胞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海绵状血管瘤各1例;神经鞘瘤22例,神经纤维瘤1例,脊膜瘤5例,非典型脊膜瘤1例,合体细胞脑膜瘤1例。全切39例,其中2例与其他科室联合全切(一例因在血管外科行颈部包块切除术后病检发现为神经鞘瘤,耳鼻喉科切除椎管外肿瘤;一例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在我科全切C2-3肿瘤后,择期骨科行C4-6及L4-5、S1肿瘤切除)。部分切除2例(一例髓内星型细胞瘤Ⅱ级,已随访2年,未复发;一例椎管内外哑铃形生长肿瘤,镜下椎管内肿瘤全切除,部分肿瘤由椎间孔伸入椎管外,与椎动脉粘连紧密,无法切除,予以电灼,彻底止血)。术后并发症:1例术前有呼吸困难患者术后2周昏迷,1例术后高热可疑感染患者经治疗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出院时运动功能障碍改善率为89.30%(25/28),感觉功能障碍改善率为63.30%(19/30),括约肌功能障碍改善率为100%(3/3),自发性疼痛94.10%(16/17)缓解或消失。随访37例,平均随访时间3年(1~5.1年),73.2%(30/41)患者神经功能ASIA分级E级,复发1例(髓内间变型室管膜瘤Ⅲ级,全切加术后化疗,三个月后复发转移脑部,听力下降)。术后颈托固定平均时间34.5天,术后1年随访有颈背部疼痛僵硬,肌肉痉挛4例(3例为神经鞘瘤,1例髓内室管膜瘤),行椎板成形术组轴性症状发生率为6.3%﹤<45%(P<0.05),颈椎JOA评分改善明显(P<0.005)。结论显微手术治疗高颈段椎管内肿瘤技术日益完善,全切率提高,即使髓内肿瘤周径较大,总体疗效满意,预后与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密切相关。适当减少佩戴颈托固定时间,并予以合理的肌肉功能锻炼可有效减少轴性症状发生率。术后针灸康复治疗可促进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的恢复,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