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对济阳坳陷缓坡带构造样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的“成因—结构分类”方案,将缓坡带划分为单断型缓坡带与双断型缓坡带两大类,单断型缓坡带又分为坡折式缓坡带与断阶式缓坡带,双断型缓坡带又分为半地堑式缓坡带与垒堑式缓坡带。 进行四组剖面构造物理模拟实验与两组平面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真实地再现了不同类型缓坡带的形成过程及同一缓坡带不同部位的构造变形规律。根据模拟实验结果,指出缓坡带是块断掀斜作用与不同世代断层活动叠加的产物,其形成主要受盆地边界断层及其后期演化而成的拆离断层控制。 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基本不具备生烃能力,聚集的油气主要为洼陷带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经侧向运移而来。济阳坳陷缓坡带发育碎屑岩、碳酸盐岩等良好的储集层,沙三下亚段~沙三中亚段、沙一段与明化镇组为稳定的区域盖层,在纵向上具有四套生储盖组合,圈闭形成期早于油气运移期,成藏要素配置较好,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济阳坳陷缓坡带发育构造、岩性、地层、潜山和复合油气藏,鼻状构造带、地层超剥带、断裂坡折带、潜山带是重要的油气藏聚集带。四种类型的缓坡带分别具有不同的油气藏分布规律,断阶式缓坡带与半地堑式缓坡带含油气层系与圈闭类型较多,油气富集程度较高。 济阳坳陷的四个缓坡带具有不同的勘探程度与资源潜力,东营凹陷缓坡带的西段、沾化凹陷缓坡带的中段、惠民凹陷缓坡带的东段和车镇凹陷缓坡带的中段为有利的油气勘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