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澳大利亚日渐意识到国际化对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并确立了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关键维度。二十多年来,澳大利亚一以贯之地秉持外向型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将职业教育国际化视为应对国际挑战、满足国家政治与经济诉求的有效工具。系统研究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不仅能丰富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国别研究,更有助于探寻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本研究借鉴教育国际化概念框架,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全面分析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核心内容、具体实施以及特点、效果、趋势,并提出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若干启示。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看,二战后至80年代末,科伦坡计划的实施、白澳政策的终结、多元文化政策的确立、外国留学生政策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及新自由主义思潮等都成为90年代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产生的因素。 自90年代中期,澳大利亚先后制定了各类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政策,其核心内容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通过建立伙伴关系,拓展海外市场以加强职业院校与世界的联系;第二,构建以五种国际能力为核心的能力循环以推动教职员工发展的国际化;第三,强调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和鼓励本土学生出境交流以促进学生的国际流动;第四,通过保障本土与跨境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以实现国际职业教育最佳实践;第五,推进本国资格框架与国外相关资格框架对接以实现职业教育课程国际化。 本研究以案例分析的视角管窥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在国家/部门以及院校机构层面的具体实施。从几个关键维度看,教职员工发展的国际化主要依靠职业院校对出境教职员工的跨文化培训以及本土教师开展的生成性教学。在促进学生国际流动方面,职业院校通过对国际教育中介的有效管理进一步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而联邦政府则为本土学生建立了出境交流试点项目。在跨境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方面,澳大利亚职业院校以承接国家项目的形式,从教学质量、审计质量以及学习质量等方面保障跨境职业教育质量。在职业教育课程国际化方面,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与欧盟双方成立联合技术工作组,实施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与欧洲资格框架的对接,为澳大利亚与欧洲各国职业教育的资格互认奠定基础。 纵观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的特点,其政策理念以持续改进与最佳实践为取向,政策制定以联邦政府为主体,政策内容以本土招生与境外办学为核心。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效果体现在:职业教育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持续增长;本土与跨境职业教育课程的注册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国际学生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未来,澳大利亚还会将职业教育国际化视为国际教育战略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国家机构的跨境审计保障跨境职业教育质量。借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国际化政策的成功经验,我国可制定适切的职业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来华留学教育法律法规建设;重视职业教育教职员工发展的国际化;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构建衔接教育学历与职业资格的国家资格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