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国家863项目(No.2003AA414045)——“面向中小型制造企业信息化的集成系统开发与应用”和浙江省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3C11010)——“敏捷生产管理系统研究及其在电子制造业中的应用”,对我国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过程中几个关键技术即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过程模型、ERP实施能力的评价与软件系统选型、实施过程冲突与解决、实施效果的评价与过程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为我国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指导。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回顾了ERP在我国制造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与应用概况,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成功率不高的原因。在总结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过程定义、实施过程建模、分级实施与软件选型、实施进度冲突、实施效果评价与实施过程控制等几方面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最后给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意义、内容。第二章,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的业务流程特点及其对ERP的需求,深入探讨了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的内涵、定义、特征等基本概念,研究比较了现有企业界与学术界的ERP实施过程管理模型的优点与不足,建立了一个基于用户为主导的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过程模型,并阐述了该实施模型各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关键技术。第三章,建立了中小制造企业ERP分步实施模型,给出了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能力评测方法,并建立了分步实施模型中的阶段和实施能力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以用于确定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和找出快速提高实施能力的途径;提出了一种中小制造企业ERP软件选型方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ERP系统选型评价模型,结合平衡记分卡和标杆原理确立了选型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进行定量求解。第四章,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因素并建立了实施冲突过程模型。根据图论知识将ERP实施过程模型转换为ERP实施时间约束网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最快实施进度的ERP实施时间冲突解决技术;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过程中由于资源相对紧缺引起的多任务冲突,根据中小企业的实际需要和柔性关键链理论,提出了基于用户利益最大化的ERP实施冲突解决技术。第五章,阐述了信息质量评价在ERP实施效果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过程的信息内容和信息质量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了一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中小制造企业ERP实施过程信息质量评价方法;为提高ERP实施的信息质量,建立了ERP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程序和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基于业务过程分析的信息质量改进框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中小制造企业ERP环境下的统计过程控制质量控制技术以提高ERP系统工序控制模块输出的信息质量。第六章给出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