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器人作为人类的辅助,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工具与手段。随着人类对机器人需求的增加,机器人在人类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占据的比重越来高,人类对机器人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这样的变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既是按部就班的的,也是天翻地覆的。任何新事物的诞生都会对原有的次序和规律造成冲击,在伦理道德方面尤为凸显。机器人融入人类生活的同时对人与机器、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机器人伦理问题由于不同文化和宗教等差异,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也存在着不同,但从全球性的视野出发,我们可以从技术、法律与哲学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机器人技术作为当今科学技术的最前沿,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工具与手段。机器人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应当是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机器人的研发者理所应当的也要符合技术伦理规范,而且也应该是促进人类自身伦理观念向前发展的。归根结底,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之间都存在一定的权利与义务;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机器人伦理道德水准折射着着人类自身的伦理道德水准。所以,通过机器人的伦理问题的探讨能够帮助人类建立健全自身伦理道德体系。机器人的发展离不开伦理道德体系的融入,只有将伦理道德体系融入到机器人的发展当中才能真正的满足人类对机器人的需求。这样做不但是对机器人发展中诸多漏洞的弥补,更是对人类伦理道德体系的维护。而且,缺乏伦理道德体系的支撑,机器人的发展根本无法仅仅凭借着技术来推动。我们应当将“和谐”这一原则贯穿机器人的行为始终,避免造成伦理道德的冲突,实现机器人与人类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