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几十年间,福利院对孤残儿童的安置主要是采用机构集中供养和家庭寄养。在二十一世纪初,新型养育理念开始出现,“模拟家庭”养育模式应运而生。从概念出现到现在不少省市都在实际开展的十几年间,“模拟家庭”已取得一定成果。太原市的孤残儿童也在近年开始接受这种新型的养育方式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体验。然而事物的进展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太原市为此一直在积极对这种模式进行探索。对太原市的“模拟家庭”管理机制进行研究,探索其运行原理、加强管理系统的内在联系及充分发展各部门功能有助于推动完善现有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帮助孤残儿童实现家庭式的养育。在研究实际进程中,选取了太原市D福利院居家养育基地为研究对象。采用观察法和访问法等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并根据实地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及在实地研究中的观察结果,了解了太原市D福利院中“模拟家庭”照管员们的具体工作内容以及“模拟家庭”管理机制的现状;并结合实际,找出D福利院“模拟家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社会工作链接资源的思维,提出了提升模拟家庭人员素质、扩大模拟家庭数量、进一步完善模拟家庭管理制度、提高模拟家庭社会影响力四个改善方法,为D福利院居家养育基地“模拟家庭”的改善提供了有效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