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流”作为韩国政府“文化立国”的战略产物,振兴韩国经济的同时,也传播着韩国的民族文化。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从政府、企业、文化、文化受众四个方面探索“韩流”的建构过程,以期获得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从文化受众角度理解,“韩流”是韩国大众文化产品所带动的大众文化浪潮及其影响;从韩国政府的战略导向看,“韩流”是韩国政府以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传输文化意识形态的过程。“韩流”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个特征:内容上侧重韩国民族文化;传播与发展过程中以互联网为载体;借助企业创造文化消费需求。 其次,“韩流”是韩国政府、韩国企业、韩国民族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韩流”是韩国文化战略的产物,是韩国企业的经济盈利工具,它以韩国文化为内涵,以韩国文化为遮掩,将韩国企业与韩国政府的意识形态导向传至其他国家。 再次,面对韩国政府、韩国企业、韩国文化所合力创造的“韩流”,中国采取协商性的立场解读“韩流”。政府借助“韩流”的引入来调动国家的经济活力,但是当“韩流”的影响危机到国内的经济与文化时,便会通过政策限制“韩流”的引入。企业借助“韩流”实现经济盈利,并借助“韩流”实现海外市场的拓展。在普通文化受众那里,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化,他们对“韩流”有着反思性的理解。 “韩流”的建构过程反映的是政府、跨国公司、文化受众三者互动。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在于,其一,重视对本国民族文化的利用;其二,重视国内文化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求。